11月22日,北京农商银行党委书记傅东升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主论坛上,以“始终服务人民,助力共同富裕”“为新市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为主题,发表了“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努力开启共同富裕新征程”的主题演讲。
傅东生表示,金融服务要精准服务新市民,首先要推进金融服务的均等化和便利化。北京新市民数量多,分布广,需求差异大。约60%的常住外来人口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和六城区以外。北京农商银行全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市布局实体服务渠道2600多个,其中京郊占88%,包括农村便利店、农业取款点1953个。基础金融服务覆盖所有乡镇,是唯一一家在46个乡镇和115个行政村设立营业网点的金融机构。“尽管金融科技发展很快,但‘看得见’、‘摸得着’、‘管得着’仍然是最大的安全感。”傅东升说。
金融服务的均等化还应该体现在无差别的服务门槛和服务的普惠性上。付东生表示,北京农商银行个人客户中,非本地客户674万人,占比47%,公司客户中,非本地客户占比44%。针对他们对转账结算等服务的高需求,该行依托农信银行系统拓展“农信银行存取款业务”;与天津、河北的农业合作机构联合推出“京津冀农业银行卡”,让数百亿资金的交换更加高效和优惠。目前已发卡340多万张,其中非本地客户持卡202万张,免收转账手续费等各种费用4500万元。同时,通过“农付通”业务,为北京市工程承包企业发放农民工工资保证金470笔,有效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北京农商银行作为首都金融支农的主力军,树立了“凤凰助飞”乡村振兴融资服务品牌,投入各类涉农贷款近5000亿元。该行用16年时间打磨“凤凰乡村游”平台,整合京郊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精品民宿等优质资源,开创“旅游金融”新模式,提供集宣传推广、支付结算、小额贷款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带动城乡融资和市民消费超千亿。
对新市民的金融精准服务,也必须瞄准保障市场主体和稳定就业的“痛点”。北京农商行建立“融资直通车”,入驻北京贷款服务中心,加强首贷和续贷服务对接。普惠小微贷款年复合增长率70%,平均融资成本降至4%以下,走访困难户5万余户,为小微企业减免租金近2000万元。
在北京,文创、科创、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都是新市民创业就业的重点领域和行业,也是银行关注的重点。傅东生表示,该行贷款余额超过1160亿元,占对吸纳新市民就业有明显作用的重点领域一般贷款的34%。同时,该行作为一家中小型商业银行,在保民生、稳就业方面也尽了最大努力。在过去的五年里,它招聘了1300名非北京员工,占招聘总数的一半。
2014年,北京农商银行开始发行全市第一代养老助残卡。经过八年多的投入和积累,构建了独特的养老金融服务生态圈,开创了“养老机构与金融驿站”的联合服务模式,拓展了12000家养老助残商户,部署了18000台专属自助机,为养老驿站部署了1150项金融服务。金融知识普及和老龄化服务覆盖了300多个街道和7000个家庭。在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发放的540万张卡中,有102万外地老年人居住在本市。和本市持卡人一样,不仅可以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还可以免费乘坐公共交通、游览公园。
北京农商银行在实现惠民业务全覆盖的基础上,以满足住房需求为重点,实施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有针对性地支持租赁住房项目,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提供优质便捷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服务,支持建设租赁住房3万余套,积极推进大兴集中用地入市试点, 为14个集中用地试点项目提供超过400亿元的信贷支持,并发布租赁住房建设开发空 room。 此外,该行还关注新市民的工作生活需求,为户外工作者设立暖心驿站。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程维
编辑器/字段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聚焦金融街论坛 | 北京农商行:个人客户中非本地客户占比47%":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042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