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日,对于淄博高新区来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在淄博高新区成长起来的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敲钟后,淄博高新区率先成为淄博首个实现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科技创新板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港交所、北交所“全板覆盖”的区(功能区)。
Novo Novo于2023年4月3日上市。
Novo诺沃成功在北交所上市。
仅有225.06平方公里的土地,淄博高新区如何实现上市板块“全覆盖”?解读淄博高新区上市的基因密码,金融赋能贯穿整个上市链条,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监管与服务、规范与发展并重,督促和支持企业聚焦主业,企业上市“顺理成章”。
上升中的诺维信
上市之路走了20年。
小说的故事开始于2003年的冬天。被淄博高新区的投资政策吸引,一诺威落户淄博高新区高新创业园,这里成为它梦想开始的地方。
“开弓之前,没有回头箭。搞企业,要拿出舍我其谁的信念,敢做敢当。”一诺威创始人徐军说,他是土生土长的淄博人,从创业初期就坚信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靠质量才能得天下。
作为国内专业的聚氨酯原料及EO、PO等下游衍生品大型生产企业,一诺威主要从事聚氨酯原料及EO、PO等下游衍生品的R&D、生产和销售,并承接塑胶跑道等体育场馆建设。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石化已成为拥有山东中石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中石化化工贸易有限公司、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上海东大化工有限公司四家全资子公司的集团企业,Novell已建成淄博高新区、淄博齐鲁化工园区、上海金山区三大R&D、制造、销售基地,并称“淄博制造”、“淄博制造”品牌。
Novell前途一片光明。
翻看Novell上市的大事记,很明显是植根于淄博高新区才能步步胜出。
2013年9月14日,根据临时股东大会关于公司改制变更的决议,中诺威尔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一诺威已成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全国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15年11月,经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批准,诺和锐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挂牌,证券交易所代码834261。2023年1月3日,诺成功在北交所过会;1月30日,诺和锐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开发行股票。4月3日,北交所敲钟上市。
诺和诺德的成功上市,是淄博高新区近两年来的第五朵“上市金花”,是淄博在北交所发行的第二只股票,也是2023年首家在淄博上市的本土企业。
淄博高新区启动金融赋能行动。
上市公司的“高科技摇篮”
为企业上市打造最舒适的“摇篮”,让金融的活水持续浇灌“上市之花”,淄博高新区把金融赋能作为企业上市的“金钥匙”。
数据记录历史,也记录发展。目前,淄博高新区共有上市公司150家,其中上市公司11家,股票13只。新三板挂牌公司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公司132家。拟上市公司6家,其中亚华电子已于近期获批上市,新恒汇已经过会;开泰石化、信通电子IPO在审;齐星和张裕集团都报了辅导。省市级上市后备企业27家。
“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企业,不仅要看到眼前的市场和利润,还要敢于对未来的方向进行投资和创新。”信恒辉董事长任志军认为,企业之所以能成为国内唯一的智能卡和信息安全封装解决方案提供商,与产品和生产技术的完全自主开发是分不开的。目前,产品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并实现出口,成为中国智造的代表,创新研发,打造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一直坚持的发展话题。
淄博高新区作为山东省上市企业孵化集聚试点区之一,紧紧围绕“金融集聚、金融赋能”双主线,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形成“一个机制、一揽子政策、一个金融中心、一个企业、一个政策保姆服务”的“四个一”工作法,不断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精准选人、培育、服务、精准。
淄博高新区不断加大对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丰富完善辖区金融业态,创新政府服务体制机制,构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放大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参与效应,进一步加强科技与产业的关联性。截至目前,淄博高新区拥有银行18家,证券期货公司1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7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3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基金产品400多款。
“淄博高新区之所以成为全省上市公司的最佳孵化区,与金融资本的积累和国家惠企政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要坚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辖区企业上市。”淄博高新区财政金融局负责人表示,淄博高新区充分发挥政府、银行、基金、保险等各方作用,逐步构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体系。金融支持科技企业成效显著。区内银行提供的融资总量占整个金融业存量的80%以上,全部用于支持大中型科技企业发展。
实践证明,淄博高新区着力打造区域性科技产业金融高地和全省最佳上市公司孵化集聚区,大力引进和培育金融和准金融机构。在尝试丰富区域多元化金融业态的同时,还为众多有实力的企业提供种子轮、天使轮等不同阶段的融资服务,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建立覆盖从苗圃到孵化器、加速器、Pre-IPO到IPO全生命周期的多元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赋能、科教创新赋能、产业赋能。
淄博高新区金融工作班为企业输送“管家”和“保姆”服务。
企业上市是一回事
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效益。
“我公司2022年8月申请上市合法经营认定时,提交材料一次,一次性完成。”信通电子秘书长孙红玲表示,淄博高新区高效的政务服务,坚定了企业在IPO推进道路上的信心。
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会同财政金融局,联合市场监管局等11个部门,在淄博高新区率先探索实施“企业一件事挂牌、合法挂牌”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无异常经营、严重违法和失信惩戒”等11项内容的统一工作清单、受理条件和受理流程。在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实行“一门进、一窗办”,企业只需提交一份《企业申请合法经营认定事项索引》表格,即可在承诺期限内取得全部认定,无需逐一向各认定部门申请。2022年6月以来,根据企业需求高效便捷提供服务22项,发放证明191份。
淄博高新区孵化的智扬创新、邦基科技、一诺威三家本土企业成功上市,IPO区域版图持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淄博高新区实施的以“管家式”金融服务培育上市“金种子”的战略部署。
金融血脉相连,经济肌体强健。自2020年10月起,淄博高新区财政金融局组建了6个资本市场咨询团队和2个税收征管服务团队,坚持每周走访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税务讲座、IPO培训服务,采取多种措施将普惠金融推入经济发展的“深水区”,让更多企业受益。
为进一步突出政策的惠企作用,淄博高新区制定了《2022-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实施“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阶梯式培育行动,市级中小企业、省级中小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小巨头,对通过高新技术认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20万元。目前,淄博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30%。
淄博高新区在实施资本市场突破行动时,建立了以年为周期单位的“种子繁育库-备选库-申报优选库”繁育库,实行动态分级管理,形成了“科技企业储备林”。对在境内外主板和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在市级奖励的基础上再奖励1000万元。
上市路追光追梦,金融活水大有可为。淄博高新区现拥有企业市场主体5.0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未来IPO推进之路将更加密集。淄博高新区将进一步深化辖区金融资源,继续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精准推送金融政策,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发挥产品优势,丰富服务内涵,大力推广普惠金融产品。在充足的金融活水灌溉下,在优厚的惠企政策下,在贴心的“管家式”、“保姆式”金融服务下,淄博高新区将继续做大淄博市金融资本市场,保持辖区上市板块“全覆盖”优势,在“五个新高地”建设和“三提三争”活动中创先争优。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培通讯员王沙丁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淄博高新区项目开工,淄博市高新区2020年重大项目":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820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