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正在紧锣密鼓地整治网络小贷。最近消息不断,调控政策将陆续出台。但在网络消费贷款爆发的背景下,网贷信用保证保险的风险值得特别关注。
近两年,网贷信用保证保险发展呈爆发式增长。正是由于网络小贷的快速扩张,互联网保险公司在这一业务领域下了赌注。比如去年众安保险推出的快贷宝产品,就与网易旗下的互联网小贷平台网易小贷达成合作。该产品主要面向白领用户开放,通过为个人用户提供具有增信功能的信用保证保险,匹配资金信息,帮助用户获得网易小贷等贷款。因为众安保险本身就是互联网金融,最早进入消费金融,不到两年时间服务了300多个场景上千万用户。在众安保险的业务板块中,一度是唯一盈利的。
众安不仅开展了这项业务,还申请成立了网络小贷公司。10月中旬,刚刚登陆港交所的众安在线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与香港黑石有限公司订立合资公司协议,在重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其中众安科技和香港黑石分别出资2.1亿元和9000万元。
公告还称,合资公司的经营范围仅限于提供贷款、票据贴现、资金划拨和股权投资。显然,利用保险公司提供信用保险业务,发行网络小额贷款的保险产品,是一个产业链闭环。
与此同时,各大传统保险机构也将目光投向了小贷领域。去年11月,阳光中南财险发起设立广州汇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平安保险旗下的深圳平安金融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也于去年11月设立珠海横琴平安前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像快贷宝这样的线上小贷信用保证保险,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因为它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提供的大数据和风控技术,与其他征信公司合作,更好地识别客户的信用能力,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获客渠道。
而网络小贷险作为一种信用保证保险,目前风险较大,需要各方关注。
事实上,去年网络小贷领域就发生过一次风险事件。2016年12月,某互联网金融平台债务违约,投保的浙商财险赔偿本息11亿余元。
受此影响,浙商财险今年上半年亏损达3.07亿元。2017年二季度数据显示,浙商财险核心偿付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分别为45.4%和90.79%,两项数据均不达标。监管层要求浙商财险增资,完成增资扩股。总公司及分支机构停止受理新的非车险业务(包括直保业务和再保险分支业务),停止增设分支机构。
此事发生后,监管层认识到了信用保证保险的巨大隐患,并于6月19日发布了《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禁止保险公司为资产证券化业务、主体信用等级为AA及以下的债券发行业务、保险公司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信用担保业务。同时也对网贷平台的信用保险业务提出了要求。针对不同业务,留存责任余额应超过20万元-500万元。
但由于这种商业模式本身的局限性,单靠这样一份文件不足以防范信用保证保险的风险。
信用保证保险必须有足够的信用数据,这是目前国内最弱的。直到今年,个人信用报告机构的许可证还没有发放。征信机构积累数据、开发产品需要时间,即使未来有新获批的个人征信机构,也会面临信息孤岛、数据采集困难等问题。而且目前个人征信机构、个人隐私保护等重要信息还缺乏法律保护,法律法规不明确,隐私的定义也不明确。个人征信公司的初期投资成本极高,但仍处于无序竞争阶段。
有专家指出,对于我国保险公司来说,信用保证保险市场经验不足,风控模式和体系、保费积累、人才储备都需要大量时间,承保能力非常有限,而我国互联网发展是全球最快的,容易引发风险。
在网络小贷整顿的大背景下,众安保险所依托的商业信用保证保险收缩也是大势所趋。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众安小贷信得过吗,众安小贷的保险":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447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