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
故事从三年多前张入股鼎立说起。
2016年8月,张斥资11.97亿元再次收购鼎立(600614,后为科技)7.59%股份(1.33亿股)。张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上市公司15.18%的股份,成为鼎立股份第一大股东。
原第一大股东鼎立集团成为第二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的股份之和超过张、及其一致行动人。
中信建投、德恒律师事务所在公告中特别指出,张增持股份后,上市公司仍无实际控制人。
此外,2016年8月8日披露的《财务顾问对详式权益变动表的核查意见》中称,本次权益变动需支付合计11.97亿元收购上市公司股份1.33亿股,资金来源为信息披露义务人(张)自筹,不存在来自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直接或间接来源,资金来源合法合规。
但实际上,由于张在2016年11月24日质押了1.23亿股科技,且未将股权质押信息告知上市公司,因此未予披露。2017年4月,上海证监局对张出具警示函。该部分质押资金将用于支付上述11.97亿元的一部分。其余资金也来自彭其科技的股份质押。
2017年1月23日,鼎立股份变更为彭其科技,b股证券简称由鼎立b股变更为彭其b股。
2017年4月起,张、宋雪云等一致行动人开始第二轮增持彭其科技。张的意图很明显: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正是这一轮12亿元的高杠杆增资,最终将张拖入了债务泥潭。
2017年4月20日,彭其科技正式披露了本次12亿元定增计划的实施方式:通过滇信席瑞2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与厦信秦天10号单一资金信托嵌套的方式。
云南信托席瑞23号信托计划进行募集,最终募集资金达到12亿元,优先级信托资金与一般信托资金比例不高于2:1。也就是说,张、宋雪云等一致行动人出资4亿元,剩余8亿元为信托计划募集,即1:2倍杠杆。公告称,“一般客户宋雪云的4亿元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复牌后,这4亿元出资就不“自己”了。
厦门信托设立的秦天10号信托计划用于交易和风险控制措施。
2017年6月5日,通过信托计划增持股份后,宋雪云女士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上市公司20%的股份,持股数量超过公司第二大股东鼎立集团和第三大股东持股数量之和。因此,宋雪云女士及其一致行动人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本次股票上涨的主要价格区间为11-13元。张控制科技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但持有价格的高涨幅,为他日后的资金链断裂埋下了伏笔。
情况就是这样
今年7月,科技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张因涉嫌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被丽水市公安局刑事拘留,高杠杆融资控制上市公司的故事正式落下帷幕。
同时,宋雪云放弃其在信托计划中的全部权益。作为杠杆信托的优先受益人,某股份制银行8亿元理财资金出现巨亏。
彭其科技未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的对外担保,俗称“隐性担保”,累计14.24亿元。涉及彭其科技及实际控制人的诉讼约20起,涉案总金额约13亿元。到期未偿债务超过4.3亿元。股权质押式回购债务约1.5亿元。彭其科技缺乏内部控制和财务混乱令人震惊。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张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并以公司名义非法对外提供担保。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少见,值得各方审视。
首先,从入股鼎立股份开始,就一直伴随着“自筹资金、无违规”等专业机构出具的报告。但事实证明,有些结论并不准确。专业机构和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增持股份的资金来源没有严格调查。这就为实际控制人非法担保,信贷资金非法流入股市提供了机会。在整个彭其科技事件中,财务顾问、法律顾问等专业机构没有亏一分钱。而是向上市公司收取高额费用。
对此,专业人士建议,应向出具虚假报告的中介机构追回高额罚款。这部分罚款可以作为对彭其科技中小投资者的补偿。
其次,广金小贷涉嫌非法拆借资金。对于这类非法机构,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
第三,张被刑事拘留后,公司总经理宋雪云担任董事会秘书。但宋雪云作为张的一致行动人,是否存在违规为张担保、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就算宋雪云不知道这件事,他作为洛阳彭其的总经理,掌管着洛阳彭其的印章。而彭其科技的很多违规担保都使用了洛阳彭其的公章。宋雪云作为公司高管,是否尽到勤勉义务?有上述违规行为的公司高管如何接任董秘一职?
张挪用巨额资金的具体情况,只等相关机构调查。但业内人士表示,极有可能泄露内幕消息,与私募机构一起炒作自己的股票。这也是资本市场屡禁不止的违法行为。
“吸金”黑洞
张在控制上市公司过程中暴露出的核心问题:宋雪云与张是夫妻关系。一致行动人鹏杰投资,张鹏杰为鹏杰投资的普通合伙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张为有限合伙人。张和张鹏杰是兄弟。重组后彭其科技最重要的子公司是洛阳彭其,张任总经理,宋雪云任副总经理,宋铁辉任销售副总监。这样的股权结构和高管设置很容易导致彭其科技成为一个缺乏现代企业制度和内部控制的家族企业。后来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
掌握了控制权后,张起初试图从事实业。
2017年8月,彭其科技出资1.5亿元参股彭其万力产融(嘉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知情人士称,此举是为了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建立良好关系,让他们购买彭其产品(洛阳彭其钛业产品),发展军工产业。但事实证明效果并不好。
2017年12月以来,彭其科技股价持续下跌,即将跌破信托计划警戒线。不得已,2017年12月26日起,彭其科技以“重大资产重组”为由开始停牌。
但由于张已经将自己唯一的军工资产洛阳装入上市公司,而12亿元的巨额增持股票也使得上市公司无法拿出真金白银进行实业投资。所以接下来只能是讲故事和支撑股价的游戏。
果不其然,2018年3月,彭其科技披露了一份重大资产重组草案:拟将其持有的岳峰环保51%股权以12.33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中粮实业。
重组预案披露后,被上交所两次问询。在各方质疑声中,2018年4月26日,重大资产重组失败。彭其科技在开盘时继续下跌。4月27日,张将其持有的20.7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补充质押给太平洋证券。5月3日,彭其科技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拟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9000-10亿元股份。这也是张为避免被迫平仓所做的最后挣扎。
2018年2月杠杆信托到期时,彭其科技股价仅在10元上下,跌破警戒线,优先级资金也受损。信托计划被迫延期半年。
在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有迹象表明,张通过民间借贷和非法秘密保险筹集资金,只是为了填补12亿元的资金漏洞。2018年5月推出的10亿元定增计划,已经到了饮鸩止渴的地步。但是这个洞就像黑洞一样,把上市公司和实际控制人的资金全部吸走了。如果监管机构和专业机构能够及时发现增加资本的真正来源并加以制止,目前的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2018年10月,科技股价跌破4元,张违规大额对外借款和担保的行为已无法掩盖。
崩溃的迹象
延期后,信托计划遭受的损失更大。2018年8月,彭其科技股价已跌至5元左右。
更让人惊喜的还在后面:2018年11月23日,彭其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实际控制人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涉及案件68起,借款本金合计3.4亿元。此时,信托计划总本金宋雪云的4亿元“自有资金”的来源被公诸于世:小额贷款公司对彭其科技员工的贷款。
63起涉案诉讼的原告均为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金控)的关联企业,其中40起案件的原告为广州李根小额再贷款有限公司,涉案本金2亿元;14起案件,原告为广州金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广金资本),涉案借款本金7000万元;9起案件,原告为广州金控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广金小额贷款),涉案本金4500万元。
63起案件的第一被告(借款人)是彭其科技及其子公司的员工,彭其科技是所有63起案件的被告(贷款担保人)。2017年2月,广金小贷向上述公司诉讼涉及的每名员工发放贷款500万元。同年2月和3月,广金小贷将40笔职工贷款的债权转让给广州李根小额再贷款有限公司,将14笔职工贷款的债权转让给广金资本。2017年2月以来,多名被告人为前述63笔借款提供了担保。贷款到期(含展期)后,借款人未按承诺还款,债权人将借款人及担保人作为被告起诉至法院。
广金小贷向上述63名涉案员工每人发放了500万元的借款。这笔资金的最终用途是借给宋雪云发起设立结构性信托以增加公司股份。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一直是监管的重点。广金小贷的做法明显违法。
令人不解的是,有关各方都没有关注广金小贷的违规行为。相反,2018年12月28日,张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其持有的科技16.95%的股份(以下简称“委托股份”)所代表的表决权委托给资本。
2019年4月29日,彭其科技更名为*ST彭其。
2019年7月8日,*ST彭其(600614)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张因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被丽水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这场两年多前开始的,靠小贷杠杆起来的股权收购,最终不了了之。彭其科技未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的对外担保共计14.24亿元。然而,在过去的三年里,彭其科技已经更换了四家财务顾问、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和两家评估公司。只是在彭其科技暴露自身问题后,才出现了负面的内控审计报告。此前,专业机构对公司内控缺失、财务混乱视而不见。监管部门对违规机构和人员的处罚力度不够也是显而易见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ST鹏起:靠小贷撬起的资本游戏落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284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