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行动”以来,凉山农商银行深入贯彻省联社和济宁稽核中心党委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巩固基础客户、深化行业客户,持续推进村信、样板工程建设、网格化营销、驻点办公、四单对接等基础工作,提升信贷队伍素质,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贷款营销提质增效。截至3月末,该行贷款新增11.68亿元,增幅13.4%,贷款营销排名全省第七。
突出贷款营销的广度,加强宣传和监管。聘任13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副市长,构建“传统渠道+网络信贷”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扎实推进“整村信贷”工作,探索出一条以“整村信贷”、“无感信贷”为主体、以“四单”为主要手段的金融服务新路径,提升县域农村主导产业。强化全员参与。组建“普惠金融服务团队”,坚持“全员参与、内外联动”的原则,加强需求调研,主动上门对接,做好金融服务工作。为全体员工生成二维码推广“e贷”,利用微信、Tik Tok等新媒体渠道直接向目标客户推广网贷产品,形成一对一的线上服务。深入开展“驻点办”服务。每个客户经理每周至少工作一次,把金融知识和产品带进乡村、社区、企业、市场;在“村委会”、村庄、社区主要街道、农资站、超市、市场等人员密集区域宣传、公开客户经理的姓名、照片、联系电话、微商卡等信息,让村民(居民)广泛知晓,辖区内549个村、社区、工业园区实现驻地办事处全覆盖。扎实做好“四个清单”对接。继续开展“四个清单”对接工作,以线上白名单信用为抓手,实现线上业务与“整村信用”协同发展;对辖区内的村、社区、专业市场开展“全村授信”和“网格化营销”,收集真实客户信息,与客户面对面、亲密接触,引导信贷员及时跟进、回访客户,将授信成果转化为信贷体验。
突出贷款营销的精准性,细化客户群。加强与省农行、县就业办、退伍军人事务局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不断加大政策性贷款的投入。截至3月底,已向90家企业发放创业贷款2601万元,向1933家企业发放创业就业贷款3.12亿元。推出“农村青年贷”、“先锋模范贷”、“抵押畜牧贷”、“强村贷”等新型农贷,针对不同客户匹配匹配信贷产品,积极推广抵押畜牧贷,重点支持肉牛养殖业。目前,已发放肉牛养殖业信贷512户,金额2.54亿元。继续支持小微企业复工生产,创新担保方式,探索浮动抵押、亲情担保、人才信用贷款等简化模式,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等产品,降低融资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重点推广供应链融资模式,以县域龙头企业和省级供应链“白名单”企业为重点,探索上下游协同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精准对接黄河滩区高质量发展,与团市委对接,设立青创服务站,为“农村好青年”就业创业搭建咨询、交流、融资平台,让滩区居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存取款、结算等“一揽子”金融服务。针对黄河滩区板材加工业集中发展的有利形势,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发挥农村金融作用。第一时间与当地政府、项目建设公司对接,与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就金融助力黄河滩区振兴签约,创新推出“房贷”、网上“装修贷”等专属信贷产品,确保滩区居民顺利搬进新房。
突出贷款营销深度,优化服务效率。简化贷款办理手续,大力推广“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提高贷款办理效率。针对企事业单位正式员工推出定向消费贷款,满足资金需求。利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联系功能,畅通客服电话,确保贷款申请渠道全天在线,利用“信用e快贷”、“经济e贷”等放款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客户实现全流程“自助放款、秒批放款”。线下贷款全部实行无纸化审批流程,缩短了获得贷款的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深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能力。以营业网点服务质量提升活动为契机,合理约定贷款期限和额度,落实优惠利率政策,开辟贷款绿色通道,简化手续,确保资金及时到位;积极开展农民小额贷款宣传,确保支农信息传播到位;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扩大农村自助设备配置,强化科技支撑,畅通结算渠道,规范操作流程,简化业务程序,全面提升支农服务能力和水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加大贷款营销,贷款营销举措":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213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