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方“关注”,免费接收“农民之友”的推送。感谢您的关注!
日前,笔者踏上一条蜿蜒的山路,翻越多座大山,然后沿着一条狭长的山沟,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龙头乡一个叫“高守村五路屯”的地方,在那里听到了“咩,克里斯提尼……”一连串的牛羊协奏曲。伴随着牛羊的叫声,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位“养殖专家”——韦殿宝。
▲魏殿宝在喂羊。苏发勇
据了解,韦殿宝今年60岁,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儿子在上大学,妻子病重。高昂的化疗费用让这个脆弱的家庭雪上加霜。2015年,魏殿保被确定为贫困户。“育种大师”的称号是什么时候起的?他是如何在困境中实现逆袭的人生的?我们一拍即合,开始聊了起来。
政府支持——他撬开了“富人门”
戴上贫困户的“帽子”,魏殿宝很不高兴。他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现状,摘掉“贫困帽”。2017年,帮助干部了解了他家的情况后,鼓励他发展牛羊养殖业,并出台了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一些资金可以通过小额扶贫贷款拨付。再加上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肥沃土壤中生长的茂盛青草是牛羊最好的“天然饲料”。
▲龙头乡高守村五路屯路。苏发勇
在扶贫干部的鼓励下,他向当地政府申请了6.7万元的专项产业扶持资金,买回了17只种羊、6头奶牛和1头公牛。因为资金有限,他只能在山里建起一个牛羊圈,认认真真地当起了“牧羊人”“牛牧人”。每天上山下山,打开围栏放牧,清理粪便,喂食喂草,观察记录,全心全意照顾这些宝贝“疙瘩”。魏殿保的牛羊都住在窑洞里。他最大的梦想是建一个标准化的羊圈和牛棚,以便更好地观察牛羊的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率。
克服困难——他背过《致富之书》
韦殿宝介绍,早上气温低,草带露水,羊很容易拉肚子。中午天气暖和,露水少,正是割草喂牛羊的好时候。2017年,魏殿宝没有太多的牛羊饲养经验。一只母羊生了三只小羊,但都死了。为了更熟练地掌握饲养牛羊的技术,他经常向技术人员“取经”,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详细记录了牛羊的饲养方法,最佳饲料配比,常见疾病的预防等等。他整天与牛羊为伴,及时改进饲养方法,熟悉防疫、接生等技术。
▲龙头乡高守村第一书记苏发勇正在了解魏殿宝最近的养牛情况。兰萍摄
2019年,韦殿宝养了86多只羊,养了20头牛。仅出圈的牛羊年销售额就达3万元以上。旺季一只羊的价格达到1300元,一头黄牛的价格达到9000元。
共同致富——他成了“领头羊”
魏殿保在整理牛羊的基础上,开始发展养蚕。2019年,韦殿宝的桑树种植面积达到4.2亩,一年养蚕收入近万元。家庭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魏殿宝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从“我要脱贫”变成“我要脱贫”后,还主动带领村的魏、魏等30多位村民发展山羊、牛养殖,主动与贫困户一起养牛、养羊、栽桑、养蚕,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养殖能手”。
来源:广西云-广西新闻网
作者:林秋妮唐巧佩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的版权。转载只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本头条号,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韦桂召简历,广西韦厅":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207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