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江小贷公司调查:亏损面15%年流出资金38亿)
据CICC 2017年3月23日消息,小额贷款是以个人或企业为核心的综合性消费贷款,贷款额度一般在1000元以上20万元以下。处理过程一般需要保证。小额信贷是小额信贷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
曾经备受民间资本追捧的小贷公司,经过10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鸡肋。
全国8673家小贷公司利润率下降或亏损的越来越多,股东投资资金下降,甚至主动或被迫关停。
Choice终端数据显示,在已披露2016年年报的6家新三板挂牌小贷公司中,半数利润下滑,部分净利润下滑超50%。
就连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小贷公司业绩也不乐观。3月21日,在港上市的左立小贷发布了2016年业绩。股东应占利润1.46亿元,2015年净利润增长56.41%。
各家公司财报对营收减少原因的分析大同小异:经济下行超预期,信贷环境日益严峻,银行、金融机构、小贷公司深受影响,不良贷款大幅增加。
杭州市小贷协会会长、浙江理想小贷总经理唐新民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他观察,行业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小贷公司存在严重问题,经营惨淡甚至亏损,但其中三分之一相对稳定,另外三分之一处于中等水平。
一位地方金融系统监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小贷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确实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梳理的时刻,虽然各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一些小贷发展模式在市场上也有生命力。
浙江小贷年减资37.88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的权威数据显示,2016年,浙江省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41家(其中宁波45家),同比减少3家;注册资本总额651.35元,同比下降4.96%。融资余额50.72亿元(其中银行35.07亿元),同比下降20.68%;可贷资金规模776.98亿元,同比下降7.07%;贷款余额725.5亿元,同比下降9.18%;户均贷款余额111.04万元,同比增长1.75%;平均年化贷款利率为13.78%,同比下降11.15%。
2016年,浙江省新设小额贷款公司1家,取消试点4家;0增资扩股;全省减资56家(含宁波3家),减资总额37.88亿元(含宁波1.7亿元)。
以上数据显示,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和盈利能力、注册资本和融资余额、可贷资金规模和贷款余额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盈利能力方面,截至2016年12月末,浙江小贷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0.51亿元,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6.49亿元,实现净利润9.19亿元,拨备金额89亿元(含宁波12.59亿元),拨备覆盖率27.73%。
从2012年到2015年的数据对比来看,高峰期在2014年,全省共有小贷公司344家,年末贷款余额911亿元,之后开始进入下降通道。2015年小贷公司343家,年末贷款余额降至798.86亿元。
唐新民表示,2016年浙江小贷行业放贷余额大幅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金融机构刚性收贷。去年很多银行硬性把小贷行业列为禁入行业,导致整个行业可贷资金减少。其次,由于风险暴露,运营商主动收缩。第三,经营不善,资产恶化,有息资产减少。
“总的来说,浙江的小贷行业在政府监管和小贷管理方面还是比较健康的。据我观察,亏损在15%左右,多为近几年新成立的小贷公司,没有积累,急功近利”,唐新民分析。“浙江至少有一半的小贷公司还在创新解决问题,现在是垫底。预计3到5年后行业数据会再次上行。
小额贷款的发展逻辑
对于小贷公司的定位,唐新民认为,“小贷行业是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补充。我们总结的目标客户是信贷需求在10万到30万的客户。银行再大,我们也要抢。比如几万块的小。由于线下调查借贷成本高,我们基本不做。”
在与银行的直接竞争中,小贷公司在很多方面处于劣势,但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资金定价灵活,利润更高,效率更高,也迎合了一些市场需求。
唐新民表示,随着年轻人成为主流信贷群体,他们更喜欢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所以他的理想小贷在2017年成立了互联网金融部,专注于线上线下的融合,比如和元宝铺的合作,手机APP,线上风控。制度建设是转型的突破点。
但他也认为,相对较大的贷款,比如10万以上,还是需要线下风控支持的。因为线上数据的覆盖维度并不能完全还原一个主体的判断,线上支付和消费习惯是可以覆盖的,但是通过互联网实现对主体意识、经营理念、思维习惯的判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我们认为还是要把互联网和传统手段线上线下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风险控制。目前我们10万元到30万元的小额贷款需求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唐新民说。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小贷公司开始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
元宝铺创始人兼CEO陈瑞贵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了理想小贷,浙江左立小贷、义乌尚辉小贷、宏达小贷也与该公司有合作。元宝铺为他们提供金融产品定制、it定制、数据定制、风控定制等全周期信贷解决方案,包括客户端APP定制和后台管理系统建设,通过自动数据检索和数据风控获取商户的经营状况、交易流水、订单信息等数据,根据需求建立相应的风控模型,对商户的经营状况进行信用评估并输出相应的评估报告。
陈瑞贵表示,随着小贷公司在资产端的不断创新,市场的不断细分,走上数字信贷的道路是必然趋势。只有优化授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小贷业务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空。
突破方向:消费和信贷
对于小贷行业未来的发展,唐新民看好消费和信贷两个领域。比如,理想小贷今年将成立消费金融事业部,专注于细分消费市场。
“这些高收入人群其实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更敏感,他们也有普通人没有的投资渠道。只要他们的资金有高于向小贷公司借款成本的使用渠道,他们都愿意借。”
此外,信用贷款将越来越受欢迎。“未来,我们希望彻底摒弃银行传统的资产支持贷款方式,更倾向于纯信用贷款。例如,我们正在研究家庭幸福指数贷款和个人幸福指数贷款。幸福指数越高,信用越高,所以我们可以给予信用支持。中国建设信用社会的力度越来越大,违约成本越来越高。只要和国外一样难,信用贷款就大有可为。”唐新民说。
小贷公司的出现,既是偶然,也是必然。2008年全国试点的一个背景是,监管层希望通过小贷公司让原本地下的民间高利贷阳光化,引导其流向实体经济。
唐新民表示,小贷公司对民间资本的阳光化,对民间借贷成本的下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我所在的余杭区来说,以前民间借贷等高利贷很猖獗,但2010年以后,民间借贷就很少了。”
不过他也承认,小贷行业这几年的井喷式增长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监管缺失、贷款目标偏差、贷款利率过高等问题。从去年开始,出现了减少注册资本、减少融资规模甚至倒闭的现象,这意味着小贷行业进入了优胜劣汰的时期,两级分化会越来越快,差距会越来越大。运作规范、定位准确的公司将成为多层次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小贷公司的倒闭撤资潮,唐新民表示,有大的环境和政策原因,但更多的是股东和经营者对行业的把握不够造成的。因此,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法人机制非常重要。
很多小贷公司的股东都是传统制造业等工业公司。再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受到刺激,资金容易释放,利率高,小贷公司盈利能力变强。另外,他们还停留在管理制造业和商业来管理金融企业的思维,会导致大量的股东介入。所以很多小贷公司的问题都是因为大股东介入下的资金投入冲动,导致贷款过于集中,单笔贷款金额相对较大,风险控制标准相对较低。所以当经济开始下滑的时候,原来广泛的坏账就集中爆发了。
当然,不良贷款的集中爆发不仅仅是针对小贷公司,而是针对整个银行业。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cngold-com-cn(长按复制),或搜索【金钟。com]获取更多免费资讯并实时推送!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浙江小额贷款,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指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174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