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民丰县作为金融扶贫试点县,率先发展以金融扶贫资金带动区域发展的创新扶贫模式。民丰县政府拿出3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金在银行质押,神奇地“撬动”了8000多万元的银行贷款,有效解决了过去贫困村“想发展、想发展、没钱”的问题。
“我们的扶贫资金有限,财政部门资金充裕。引导金融部门的资金投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中,就像把溪流引入大海,可以获得取之不尽的资金来源,但如何引导是个难题。长期以来,农牧民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当地脱贫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金融部门因为担心贷款安全,不愿意给贫困农牧民贷款;另一方面,贫困农牧民急需资金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如何让信贷资金在‘安全模式’下发挥帮扶作用,让金融部门在向贫困农牧民放贷时不再‘敬而远之’,是金融扶贫的瓶颈。在这方面,我们根据宁夏盐池的经验推广的‘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农民’的运作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政府为合作社和农民提供担保,并获得贷款。合作社和农户以牲畜、谷仓等固定资产作为反担保,使合作社和农户与金融体系建立信用关系,从而突破金融‘门槛’。”民丰县扶贫办负责人在谈到扶贫融资难时这样说。
金丰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民丰县若克雅乡都阿艾格支村。成立于2014年8月,注册资金50.2万元,成员1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人,都是有致富愿望、懂养殖技术的农民。成立之初,由于融资困难,合作社一直小规模经营。民丰县今年实施金融扶贫试点以来,合作社从银行贷款25万元购买了25头生产奶牛,县扶贫办下拨25万元用于合作社的完善和扩建。预计明年销售收入40万元,利润8万元。
为什么金融部门这么“大胆”,敢贷款给风险系数高的畜禽养殖业?原因是2015年民丰县委颁布了《民丰县扶贫小额贷款实施细则》,让金融部门“吃了定心丸”。
今年以来,县扶贫办积极会同财政部门、畜牧局、保险机构设计完善信贷方案,为有贷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力、有技能素质、有一定还款能力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信用贷款, 且县财政每年扶贫贴息率为5%(月息4.17‰),有力支持了扶贫特色贫困户增收。 同时,规范风险补偿机制,县财政专门拿出300万元作为小额贷款的风险补偿。政府承诺承担70%的风险责任,财政部门承担30%的责任。在这一激励措施下,当年发放贷款1255户8219.2万元,其中扶贫403户1681.05万元。
“小额贷款圆了我的致富梦,明年我还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民丰县萨勒吾则克乡哈达提坎村农民阿西木·吐尔逊在谈到小额信贷时高兴地说。2013年,阿西木用银行贷款10万元买了70只生产羊。经过三年的养殖,现在已经长到150只羊,银行贷款也还清了,净收入10多万元。
据了解,2007年至2015年,民丰县投入农牧业贷款14560余笔,共计5.5亿元,其中扶贫贴息贷款8320万元。通过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农牧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有效巩固了民丰县农牧业发展基础。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民丰银行扶贫贷款,民丰互助合作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838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