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11348户,16.65亿元,金融活水“贷”动宜章乡村振兴

11348户,16.65亿元,金融活水“贷”动宜章乡村振兴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11月20日讯(记者王祎晨、刘玉凤、孟康)冬日,暖阳洒满宜章大地,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挂满枝头的脐橙金黄,硕果累累。金融“活水”的滴灌,为特色产业插上了“金翅膀”,让人们的生活跑出了幸福的“加速度”。

近年来,宜章县持续实施财政补助。针对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与全县“五大产业”布局的有效对接,创新开发了“乡村振兴贷”、“湘女贷”、“油茶贷”、“民宿贷”等高额度、低利率、无抵押、无担保等系列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宜章县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款”11348笔,金额16.65亿元。

11月19日,“湖南要自信自强”——“巩固攻关成果,走向乡村振兴”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宜章,看看金融活水如何为宜章乡村振兴“放贷”。

村民在唐恬镇何仪红茶基地采摘茶叶。黄梅

在唐恬镇和伊一红茶基地接壤的地方,建有一个3000亩的绿色茶园。2016年,何仪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整合889户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资金2810万元,参与红茶项目建设。贫困户按信贷资金入股,每年按10%分红。贷款到期后,公司负责偿还本金。贫困户林榕花是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我是在红茶基地打杂起家的,不仅挣工资,还分红。现在我是技术经理,年收入3万。”

利用小额信贷政策扶贫,以产业为重点,是宜章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今年,宜章县在原有“扶贫小额贷款”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乡村振兴贷款”这一金融信贷服务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能。按照过渡期贫困人口信贷政策要求,对贫困人口实行“5万以内、3年期限、基准利率、财政贴息”政策,精准帮扶有条件、有需求的贫困人口和边缘贫困人口发展产业。累计向11632户贫困户发放贷款6.14亿元。

武陵镇坳背村贫困户廖项英,2015年、2018年、2021年分别获得贷款4万、10万、20万,用于发展水稻、马铃薯产业。在信贷政策的支持下,他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玉溪镇珞珈山万亩脐橙园迎来丰收。李国栋摄

“脐橙种植是季节性的,从1月到9月持续投入,到10月脐橙收获季节才能盈利。好在有了‘果农贷’,不需要资产抵押,可以按树定贷,真的救了我们果农。”几年前,玉溪镇创业青年陈矛与人合伙创办了宜章双友农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脐橙智能选种和脐橙销售。2019年,陈矛看到脐橙市场不错,想扩大种植规模,但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短缺。用果农贷款50万,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有了流动资金,他带领身边的贫困户一起种脐橙,贫困户每亩增收1000元。

像陈矛一样,宜章谢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黄凤兰也很高兴。前不久,她还担心合作社筹不到资金建食用菌加工生产车间。如今,30万“湖南女贷”即将通过信贷经理、行业导师、科技特派员、电商业务员的贷前调查完成,黄凤兰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水滴虽小,却渐渐有了动力。类似陈矛、黄凤兰的故事,在宜章还有很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宜章用好“乡村振兴贷款”,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构筑起“拿得动、用得好”全程跟踪和“拿得回、可持续发展”的“防火墙”,为金融全面支持乡村振兴闯出了一条“宜章路径”。目前,全县已收回扶贫小额信贷4.87亿元,逾期率和不良率均为0。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11348户,16.65亿元,金融活水“贷”动宜章乡村振兴":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777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