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50000贵州省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贵州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50000贵州省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贵州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50000

绿色是贵州安顺美丽的底色。以绿色铺路,中国人民银行安顺中支与全市各部门共同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支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开辟绿色产业发展新通道,开辟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

如今,在普惠的绿色金融下,绿色资金陆续注入,绿色项目一个个实施,经济活力产生;绿色产业动力十足,实现绿色升级,书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助力绿色崛起。

绿色金融注入活水,另辟蹊径

走进贵州金红园林投资有限公司,绿苗葱郁,生态灰鹅、鸡遍布其中,生机勃勃。

“平坝联社提供的绿色金融贷款,解决了我们发展的燃眉之急。”贵州园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说。

公司主要从事绿化苗木种植销售、平坝灰鹅产业开发、民俗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开发,成为产销旅游一体化的典型。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发展遇到困难。平坝联社通过绿色信贷金融部,开通绿色普惠金融通道,为该公司发放贷款250万元,解决了公司的问题,减轻了企业负担。

这是安顺市探索绿色金融组织体系的一个案例。2021年,人民银行安顺中支探索绿色金融举措,牵头安顺市金融办、安顺市发改委等10个部门印发《安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制定绿色发展措施。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安顺银监分局、安顺发改委等部门组成的安顺市金融联席会议机制,明确绿色金融联络员,建立信息共享通报制度。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绿色金融组织体系。

绿色金融,绿色发展。人民银行安顺中支指导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绿色金融服务机制,与安顺市工信局制定并向金融机构推送绿色园区、绿色工厂“两张清单”。建立绿色金融服务备选项目库,提高金融机构“绿色感知”能力,引导信贷资金向备选项目库项目倾斜。2021年“两个清单”累计贷款余额25.32亿元,其中六大绿色工厂贷款13.2亿元,两个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园区贷款12.12亿元。备选库中项目63个,在库项目贷款余额44.84亿元。

创新产品,信贷产品,更“绿化”

2021年6月,由贵州银行安顺分行贷款支持的安顺首个“智慧停车”项目在关岭自治县投入运营,为居民提供电子支付、停车导航、车位查询服务,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

该项目于2021年3月启动,在关索岭、龙潭、鼎运、海布里里新老城区设置了12000多个智慧停车泊位,覆盖城市主要路段的道路停车泊位和单位停车位。该项目由贵州银行“绿色停车权”支持,贷款12.31亿元,支持建设5451个智慧停车位。

“智慧停车”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有效缓解停车场排队缴费压力,解决停车场管理成本高、现金管理等痛点,为市民带来更便捷的缴费体验,实现停车智能化、管理可视化、运营高效化。

“绿色停车权”支持贷款是贵州银行创新的绿色金融产业之一。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安顺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生态修复贷款、光伏贷款、土地复垦贷款、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等10余种绿色金融产品,累计贷款余额113.87亿元。

产品创新驱动服务模式创新。在中国人民银行安顺中支的指导下,金融机构开发了适用于污染防治等环保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绿色信贷产品。农发行安顺分行采用PPP运作模式,支持平坝区国家储备林项目(一期)2亿元,有效增加了珍贵树种的质量和种植面积,连续培育了不同林龄的多层混交林,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指数水平;金融机构通过公司自营模式支持普定安顺电厂余热回收项目,实现了从“废气”到“供热”的转变。与传统能源相比,企业使用热蒸汽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6.68万吨,为企业节约能源成本近一半,增加企业产值15亿元。

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现在,绿色项目无处不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正在向前发展。

拓宽渠道,绿色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金融机构利用绿色金融支持石漠化地区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关岭自治县新型工业化,实现从“荒山”到“金山”的转变。

建行安顺分行建立内部银团合作模式,对华能、华电等电力公司光伏发电项目授信28.28亿元,至今已投入25.4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均上网发电量11.83亿千瓦,可节约标准煤28.6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1.97万吨。

镇宁农商银行通过省绿色产业基金项目支持镇宁恒康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生态农业,贷款余额5368万元。

采取融资租赁方式支持绿色项目发展。农行安顺分行通过农银金融租赁公司为CNNC紫云能源有限公司光伏项目提供金融支持,融资租赁7.2亿元。

……

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安顺市全面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多渠道赋能绿色项目和绿色产业,激活绿色产业发展活力。

同时,打造“绿色信贷+绿色支付”,连锁金融服务“变绿”。中国人民银行安顺中支建设绿色信贷体系,推出“一库两网一平台”民间小微融资模式,建立“绿色标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将排污、环境违法、安全生产等信息纳入数据库监控管理。截至目前,“数据库”已收集并覆盖10个政府职能部门的企业相关信息116.7万条,其中政府部门信息110.67万条,金融机构信息6.03万条。“平台”注册绿色企业26家,完成绿色融资对接项目14个,融资金额16.7亿元。并加强电子商业汇票、移动支付等绿色支付工具的推广应用。

绿色金融是强大的。如今,在安顺市的土地上,绿色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绿色产业迅速崛起,势头强劲,谱写了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贵州日报田燕讯记者杨晓友

编辑胡玉山袁郭

编辑胡丽华和石玉玲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50000贵州省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贵州绿色金融发展现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647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