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邕宁区首届小额贷款股份签约仪式在那楼镇王娜村大朗农牧合作社举行。当天,当地共有50户贫困户与大朗农牧合作社、邕宁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那楼信用社、那楼镇政府签订了四方驱动协议,拉开了邕宁区小额贷款扶贫模式的序幕。
根据协议,王娜村的50户贫困户将以资本入股的形式参与那楼镇大朗农牧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经营者每年给贫困户10%的分红。该协议有效期为3年。三年后,经营者将本金返还给贫困户。
贫困户借钱入股,享受分红。
“我投资大朗农牧合作社的钱是银行贷款。”王娜村的贫困户李进才说,他在5月份从村委会听说了小额贷款和资本股分红的事情。“我们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政府为我们支付利息。然后我们把这笔贷款投资到大朗农牧合作社,每年分红10%,三年后再把钱拿回银行。根据政策,我家五个孩子今年将获得13750元教育补助和5000元产业补助。这次也是借助国家贴息贷款政策,以资本入股的形式加入大朗合作社。非常感谢精准扶贫政策帮助我家解决了收入问题。”
小额信贷扶贫是指在没有抵押担保的情况下,为贫困人口提供持续的、小规模的制度化、组织化的金融服务。是针对低收入人群的经营能力、还款能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设计的独特金融服务。今年年初,自治区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小额信贷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大力推进金融扶贫。
邕宁区积极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迅速成立市区、乡镇、村三级扶贫信贷领导小组,加快评级授信工作。根据评级授信结果和贫困户实际需求,建档立卡贫困户可申请三年内(含三年)基准利率无抵押、无担保、财政全额贴息的信用贷款,组织全体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宣传金融扶贫政策,摸清贫困户信贷意愿。经过信用评估,目前邕宁区所有贫困户均可申请2016年度小额贷款总额1亿元。
企业需要经过层层考核才能获得投资。
小额信贷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资金不足的问题,但如何利用好贷款资金帮助贫困户脱贫,是对邕宁区政府的一大考验。为解决这一问题,4月份以来,邕宁区组织各级干部对辖区内所有大型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一次摸底排查。按照发展前景、资金需求、无不良记录、企业品行良好、愿意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五个标准”,重点考察在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土地流转等农业产业上做出成绩的大型企业。按照村调查、乡推荐、城考核“三步走”程序,精准确定贫困户投资入股候选企业,组织财务部门对上报企业和合作社逐一进行检查评估。大朗农牧合作社是邕宁区政府经过详细考察后选定的扶贫企业。
娄楼大朗农牧合作社的负责人黄,是娄楼镇人。1998年他只身前往广东创业。2014年,带着带领村民致富的梦想,他回到家乡创业,创办了大朗农牧合作社。两年来,大朗农牧合作社饲养的牛从40多头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头。随着规模的扩大,养牛场也面临着发展资金匮乏的困境。因此,当邕宁区政府提出让贫困户以资本入股的形式参与大朗农牧合作社的经营时,黄欣然同意。当天,在股份签字仪式上,黄激动地说:“贫困户把钱投到了我的养牛场作为信托,我会尽全力带动贫困户脱贫摘帽。”
90%以上的贫困家庭受益于小额信贷。
在那楼镇三江村,小额贷款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三江村利用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三江村流转土地400亩建立了种桑养蚕基地,成立了蚕桑专业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小型蚕种室和蚕茧收购站,形成利益联合体,共同建设种桑养蚕基地。贫困户向信用社贷款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管理和使用。贷款到期时,合作社负责还款。贫困户每年获得8%的股息。目前已有6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小额贷款资金18万元。
“农民有收入,银行有业务,企业有发展,小额贷款共享分红的模式其实是三方共赢的模式。”邕宁区副区长何用“三有”来概括小额信贷对扶贫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目前邕宁区已完成6913户贫困户的个人信息采集和信用评级工作,贫困户贷款将免除担保手续。信用社根据贫困户信用等级,直接向贫困户发放不超过5万元的贷款。目前已发放贷款230多万元。下一步,邕宁区将积极引导信用社与桂甘公司、陈果公司、益田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确保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资金入股企业,每年获得不低于股份8%的分红。力争通过小额贷款帮助全市贫困户脱贫90%以上。
本报记者杨静通讯员唐飞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50000用贫困户的名义贷款然后分红,贫困户贷款分红合法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633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