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大辞职”现象愈演愈烈。一些经济学家甚至会想到震惊世界的大萧条和大衰退。分析称,疫情和高通胀是推动辞职潮的主要因素,也反映了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劳资矛盾。
辞职人数创历史新高。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以来,美国每月辞职人数基本维持在400万左右。9月份,美国辞职人数达到440万,相当于美国劳动力的3%,连续两个月刷新纪录。
虽然辞职潮是跨行业、跨年龄的,但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最新报告,截至今年8月,辞职人数最多的行业是食品和酒店,其次是零售贸易。其他辞职“重灾区”包括:娱乐、艺术、休闲、教育和健康服务行业。
分析表明,这些行业具有感染风险高、收入低、离职率高的特点。
国际劳动力市场监测机构真实就业实验室(Real Employment Laboratory)经济调查部主任尼克·邦克(Nick Bunker)说:“人们退出就业市场的速度惊人,但辞职集中在少数行业也令人震惊。在现场工作或工资相对较低的部门,辞职率更高。”
从地域上看,美国南部和西部地区的辞职现象尤为严重。
疫情改变对工作的看法。
一般认为,疫情是导致辞职潮的最大因素之一,疫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工作的看法。
疫情反弹后,一些人对回到办公室感到不安。在学校暂停线下教学后,由于托儿所设施不足,许多女性不得不告别职场,被迫在家照看婴儿。此外,一些“婴儿潮一代”干脆提前退休。
与此同时,联邦政府发放救济金、停租、免除助学贷款等措施,反而“好心办坏事”,让许多低收入年轻人“自由”辞职或跳槽。
疫情之下,一些白领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选择回到校园“充电”或者创业。数据显示,去年疫情爆发之初,美国提交的新商业计划书数量大幅增加。
其他人辞职是为了“追求财富”。今年以来,美国股市和虚拟货币连创新高,房地产市场也非常火爆。一些辞职者转向了一种新的工作——在家里炒股票和硬币。研究表明,加密货币投机的收益可能加剧了美国持续的劳动力短缺。
另一方面,高通胀也助推了辞职潮。10月份,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续17个月上涨,同比涨幅为6.2%,创31年来新高。根据机构预算,今年美国人平均加薪3%,跑不过通胀。很多人拿补贴,宁愿消费也不去上班。
突出劳资矛盾
专家指出,辞职潮表面上是受疫情影响,但深层原因是美国民众对日益扭曲的劳资关系不满。
劳工部的数据显示,事实上,美国今年第三季度的平均工资涨幅创下了近20年来的新高。尤其是餐厅、酒吧、酒店员工等低收入人群,平均工资同比增长8.1%。但从10月份开始,美国出现了一波罢工潮,涉及餐饮、制造、医疗等行业。
有分析认为,这些行业的从业者需要应对漫长且不断变化的工作时间、粗鲁的顾客行为、低工资和高压力,这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在疫情下被放大了。
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一家餐馆的主管说:“由于人手短缺,现在很多地方提供更高的待遇,这导致了更高的离职率和更高的人力成本,就像囚徒困境一样。”
美联社称,尽管美国政府在疫情期间颁布了多项经济救助法案,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不同阶层和种族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很多底层的人住在地下室,吃不上饭,但是2020年亿万富翁的财富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长期趋势和影响
一些机构和专家警告说,这种趋势可能会长期存在,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盛最新预测报告显示,受提前退休、移民数量锐减等因素影响,预计2022年美国劳动力市场短缺情况将比上一年更加严重。
制造业和供应链专家对此表示担忧,称劳动力短缺和疫情将加剧全球供应链的混乱,全球供应链危机可能至少持续到2024年。
还应该看到,“大辞职潮”预示着美国正在进入劳资冲突的高发期。10月以来,之前相对沉寂的美国工会运动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最近的盖洛普民意测验,65%的美国人支持工会,这是20年来的最高水平。根据彭博的数据,仅在最近两个月,美国就有近40家工厂罢工,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经济学家指出,如果劳资矛盾得不到实质性改善,将影响美国就业市场的复苏,从而打击本已疲弱的美国经济复苏。
目前辞职潮已经引起华盛顿的关注,白宫正在研究对策。白宫发言人上周表示,鉴于劳动力市场形势的变化,建议企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条件来吸引员工。
媒体称,“大辞职潮”有望带来一场劳工革命。一些雇主开始思考如何创建更好的激励机制来留住员工。还有一些大企业提供更好的福利条件,包括奖金、助学贷款减免、免费日托等。
高盛预测,2022年美国的工资涨幅将高于上一年,在3.75%左右。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编辑:杨立群文字编辑:杨立群标题图来源:新华社图片编辑:颜夕
来源:作者:杨颖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50000美国离职潮,美国官员辞职":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608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