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记者童清华来源:黑龙江经济网
初秋,满眼绿色的东西山,碧水南流的唐王河,湛蓝透彻的蓝天白云,植绿护绿的人文生态...就像描绘绿色西林和人文西林的自然生态细节的笔。
在这绿色生态背景的背后,是伊春市西林人建设坚实绿色城市的努力,是绿色产业、绿色环境、绿色生活建设的成就,是幸福西林的强大背景。“生态如水,发展如船”。近年来,该区牢记“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兴区”的发展战略,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绘就了生态绿色发展的新画卷。
建设美丽乡村
近日,当我们走进西林区灯塔村,房前屋后的丁香花盛开,街道两旁的白杨碧绿一片,文化广场上的村民们成双成对地健身或一起跳舞。他们的所见所闻清晰地展现了农民新生活的美好。
近年来,西林区把生态建设作为美丽乡村的主要内容,通过发放粮食直补、提供小额贷款等方式,支持和鼓励村民发展绿色蔬菜生产,建设了蔬菜生产基地。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60亩,蔬菜的品种和种类日益丰富,延长了本地蔬菜的供应时间。此外,该区还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道路、绿化、居民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
“现在村里修了路,建了路边‘小花园’,我们的生活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刚买完菜回来的村民王喜发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他指着一条村道说,这条路是渣土铺的。一下雨,整条路就变得坑坑洼洼,村民出行不方便。
但是现在区里经过这样的改造,效果很明显。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道路宽敞干净,村民出行方便,人们在这里生活感觉很舒服。闲暇时,他经常和家人在新建的“小花园”里漫步。
老人给我们做了介绍,并带我们参观了村里新建的道路。记者注意到,眼前这条新修的路,直通每一个村民的家门口。路边有参天大树,三三两两的村民坐在树下的椅子上搓玉米,聊得热闹。
灯塔村位于西林县南部。以前村子地势低洼,村民生活环境差。近年来,已完成通村公路建设6.6公里,村内车行道、边沟100%硬化。村村通绿化美化;300平方米的集阅览室、娱乐为一体的服务中心,800平方米的户外活动广场,配备了几套健身器材,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村民们真正成为了“城里人”。2016年,灯塔村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四星级村。
建设绿色城市
近年来,西林区以大规模绿化为基础,以公共绿地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社区绿化为依托,以街头绿地为点缀,全覆盖、立体化推进以山水园林为特色的城市环境建设。坚持公共绿地、公园为重点,道路绿化为骨架,西林大道为纽带,构建点线面结合,树、灌、花并举的城市生态体系。种植各类苗木21万株,修剪草坪和绿化带15.4万平方米。对无法绿化和难以绿化的路段,采取人工挖填、塑料绿化和补植受损、病虫害树木等方式,确保沿线道路常绿,不留空白斑,城市绿化率和绿地率达到20%和16%。实施“有路的地方,两边都有树”的“通道绿化工程”,种植乔灌木5000多株,花卉30多万株;累计造林1.9万亩,荒山8000亩,森林覆盖率达86%。一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美丽绿色生态画卷跃然西林大地。
此外,西林区还建设了总建筑面积1962平方米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建筑空气体监测站;拆除锅炉7台、烟囱3根,城区空燃气环境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和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此外,加大了河道治理工程力度,完成了南北小西林河治理和唐王西林河西岸护坡建设。饮用水水源区设立了一、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采取隔离工程,设置围栏,防止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污染物进入水源区。市区水清山绿,一派自然生态美景。
发展生态工业
近年来,西林区坚持读“生态经典”、唱“工业大戏”,利用西岗废弃的水渣、钢渣等废弃资源,大力发展餐饮项目,帮助企业从工业废水中“捞油水”、从工业废弃物中“找真金”,巧妙利用钢渣、水渣、粉尘等工业废弃物,形成“生态链”,从而将过去污染严重的工业废弃物变成了。为实现企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区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土地、电力、水及相关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先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在资源配置上,生产原材料向大型、高科技企业倾斜。区政府还建立了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在西林政府网站发布国内外各类循环经济信息,引导企业挖潜转型。培育壮大龙岗大星等一批龙头企业。取缔了一批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形成了钢铁冶金、矿业开发、有色冶炼的完整产业链,保证了行业之间、上游产品与下游产品之间的相互支撑,从根本上减少了重复建设,杜绝了资源浪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10家企业15台燃煤小锅炉被当场查封。西钢180m2烧结机脱硫项目投入使用,实现了二氧化硫总量减排目标,关停整改了2家污染企业,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和空气体质量。
如今,在这里,“清澈的海水、葱郁的山峦是无价的财富”的理念深入人心,一个美丽和谐宜居的绿色美丽城市呼之欲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共建绿色伊春,黑龙江伊春市西林区有什么景点":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420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