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强章昊封面新闻记者杨威
碾碎玉米,喂养鸡鸭...近日,在铜梁区绿丰镇天星村9号社区,建卡贫困户李邦华和妻子正在家中忙碌。
看到有人来了,李邦华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抱歉地说:“几十头猪的饲料,要搅拌一两个小时。还有几十只鸡鸭鹅要喂。我和老婆一大早就起来了,一直忙到现在。”李邦华说道,虽然忙,但脸上却带着笑容。
得益于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李邦华让养殖业蒸蒸日上。
据悉,得益于铜梁区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在资金支持下,夫妻俩把养殖业搞得红红火火。
记者在李邦华家看到,小院干干净净。家里虽然有四个猪圈,但是很干净,没有异味。
“老李和老伴都很勤快,愿意干。”铜梁区绿丰镇天星村党支部书记罗德忠说,春节过后,李邦华卖掉了12头小猪和3头肥猪,赚了3.4万多元。今年剩下的猪走出低谷后,还有4万块钱。5万元收入。
记者了解到,李邦华有两个孩子。31岁的儿子患有先天性残疾,从出生到现在从未下床。耶戈的吃喝依赖于大人的照顾:小儿子要上大学了。
几年前,李邦华家被纳入建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政策解决了他家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不愁吃穿,但致富路还长着呢。2019年上半年,在铜梁区、镇帮扶对象的具体规划下,李邦华受益于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贷款2万元扩大生猪养殖规模。
“我过去养过猪,但缺少资本。我一直在修修补补。”李邦华高兴地说,去年他帮负责人向李邦华宣传了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帮他们办好了所有手续。用这些钱,李邦华扩建了猪圈,买了母猪和饲料。虽然他有点苦,有点累,但是“能挣钱我就不觉得累了。”李邦华高兴地说。
绿丰镇利用金融扶贫项目为产业“造血”。
据了解,铜梁区绿丰镇有229户贫困户。近年来,铜梁区、镇积极实施“两不愁三保障”和教育、就业、医疗扶贫,帮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摘掉贫困帽子。
2018年,国家出台金融扶贫政策。绿丰镇抓住金融扶贫为产业“造血”的机遇,宣传动员全镇所有贫困户,支持帮助勤劳、有意愿、有信心、有产业项目的贫困户,用好生活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大力发展扶贫产业项目。
截至今年7月底,绿丰镇1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获得扶贫小额信贷414.6万元,并陆续启动种植养殖项目,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还获得产业户财政补贴近9万元。
“为了确保金融扶贫产业取得实效,该镇要求每个责任人负责技术指导,拓展销售渠道,通过营销、消费扶贫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户把农产品变成商品,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分管扶贫的副市长孙先举说。
在凤飞村,拥有6张社建卡的贫困户王,也是利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致富的典型。
小额信贷扶贫让村民们大展身手。
王有种植莲藕的习惯。他用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流转了我们合作社几个农户的土地,把莲藕面积扩大到30亩。夫妻俩一有空闲就出去挖藕,一天至少有六七百元的收入。
“我有莲藕的手艺,但过去缺少资金。5万元的小额贷款帮了我大忙。”王说,莲藕品种很多,村干部和负责人都有义务帮我联系商贩。我在家门口把莲藕卖完了。
“王安的服务莲藕品种好,产量高。目前已经开始收割,鲜藕每斤3元左右,效益可观。他们一有空闲暇就出去帮人挖藕,一天至少赚六七百元。”村党支部书记黄告诉记者。
“贫困户脱贫只是阶段性成果。增加新的措施让贫困户富起来,是我们必须继续努力的方向。”绿丰镇党委书记赵广友说,镇里评选出脱贫致富先进典型,激发了更多贫困户增强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加强扶贫小额信贷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引导,提高贫困户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消费扶贫,让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
【如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举报,一经采纳将有奖励。饲料微信关注:ihxdsb,饲料QQ: 3386405712]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重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重庆扶贫小额贷款政策":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306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