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季通讯员钱广汉)今年47岁的方步兰,家住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官寨乡飞土村委会旧城村民小组。作为村里的贫困户,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展山羊养殖,最终成功摘掉了“穷帽子”。但是,她在脱贫的时候没有忘记乡亲们。她和村里的三个贫困户一起成立了丘北青草草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更多的贫困群众坐上了“致富车”,为所有建档立卡户树立了勤劳脱贫致富的好榜样。
旧城村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据了解,旧城村距离丘北县城100公里,是距离县城最远的村庄。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大部分村民选择外出打工谋生,全村53名村民中只有13人长期居住在村里。然而,身后的群山并没有阻挡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穷就变!恶劣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脱贫致富。
看着村民们都出去打工挣钱,村民方步兰一度考虑和村民们一起出去。但是从小到大,她一天都没有学习,怕出去找不到工作。再加上她的三个孩子还在读书,出门没人照顾,她就放弃了出去打工的想法。2014年,方步兰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面对拮据的生活,方步兰不得不思考如何养活这个家,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才不会像自己一样被评为建档立卡户。
每天早上,方不兰把合作社的牛羊赶进大山深处。
随着村里大批青壮年外出打工,村后山上闲置着许多荒山荒坡。于是她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万多元,买了10多只山羊放养。从小勤劳朴实,不怕吃苦的方不烂,每天按时把山羊赶出家门,送到山里。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仅仅一年时间,山羊的数量就发展到了30多只。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总价值超过6万元,方步兰一家脱贫了。
合作社饲养的当地肉牛
通过养羊,方步兰一家摆脱了贫困,但她心里还是牵挂着乡亲们。2015年,在她的号召下,同村的3个贫困户方志超、戴、利用国家扶贫小额贷款政策,从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3万元启动资金,共同注册成立了“丘北种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山羊养殖。在几个村民的努力带动和诚信经营下,合作社迅速完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青青草农民专业合作社外景
2017年,当地党委政府为合作社争取了30多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并安排专人协助其办理选址、审批等手续。合作社完成3000亩人工草地种植、围栏、青贮池建设等项目,拥有养殖基地、草地等基础设施,逐步走向规范化经营。2018年,合作社积极吸纳周边7个村民小组50余户建档立卡户加盟,整合扶贫小额贷款85万元,按不低于8%的年利率分红。同时招收了8户有档案卡的农户到合作社工作。
合作社成员为肉牛补充草料
目前,合作社占地3000多平方米,有牛棚、羊圈、青储室等基础设施。存栏肉牛100多头,山羊1500只,2018年收入100多万元。合作社饲养的肉牛和山羊以放养为主,肉质鲜嫩,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如今,合作社不仅给成员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观念,进一步保护了生态环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合作社的标准,合作社条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226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