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题:粮圈:服务乡村振兴的“粮食银行”之路。
新华社记者王立斌
尽管“托市”收购政策退出,辽宁昌图县曲家镇双赢农机合作社刘涛并不担心玉米卖不上好价钱。他与中粮集团下属的曲家粮库签订“粮食银行”合同,直接将粮食拉入粮库。过去6%的亏损降到接近于零,每亩地可以省下30块钱的运费。
他的手机还安装了一个定制的“粮圈”应用程序,可以查看实时粮食价格和粮食储存价值。"寻找合适的定价机会,你可以卖出更好的价格."刘涛说。
这是中粮集团推进的“粮食银行+”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的功能之一。作为最大的国有农粮企业,2016年以来,中粮集团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粮食主产区搭建“粮食银行+”综合农业服务平台,以区域粮库为核心,集订单农业、农资服务、农机服务、粮食银行、农业金融、增值服务乃至移动互联网+等服务于一体,直接服务农民。
这样,中粮集团改变了传统的粮食贸易中间商角色,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物流、规模优势,将农业生产与物流加工连接起来,成为农业生态圈的有机组织者,链接小农户与大市场。形象地说,这就是打通整个线上线下产业链的“粮圈”。
2017年,中粮集团“粮食银行+”体系覆盖面积598万亩,惠及农民约41万人,带动农民增收5949万元。
“粮食银行”的核心是改变农民传统的储粮、售粮习惯,从“家存粮”转变为“仓存粮”。
中粮贸易辽宁公司还与大数据公司合作,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对粮库流程节点的全过程数字化监控。在粮食银行的存单上反映干重和原始潮粮数量,并明确标注其单价,让农民直观了解粮食产量和价值。通过“粮圈”APP,实现全程线上操作,有效帮助农民实现“零损耗、省运费、网上销售”。
中粮贸易农业产业化部总经理陈涛表示,农户可以随时结算,既降低了担保、去除、霉变的风险和费用,又分享了市场价格波动的机会。粮食可以按最高理论价格销售,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保证了粮食的质量安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的进程。
在粮食银行的基础上,中粮集团将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连接到粮食银行,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共同拓展“粮食银行+”生态圈,将农民的农业服务需求分为种植订单需求、农业投入需求、农业金融需求、农机服务需求、粮食销售需求五大类,与化肥生产企业、种子公司、农机合作社、银行、担保公司等合作伙伴共同提供农业服务。
中粮贸易大数据农业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治国表示,未来“粮圈”将更加注重将种粮户、种子商、农机商有机整合到APP中,在巨大的交易量基础上,形成农业生产和交易的生态圈。
每个客户和每个地区都不一样。比如吉林的三岔河水库、蔡家库,农民更需要农资和农机服务;在辽宁公司,农户对贷款的需求较高;在内蒙古,订单农业连片种植业务发展较快。“粮圈”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市场趋势,为每一个农户家提供服务,而不是“洪水泛滥”。
据介绍,3月份以来,中粮集团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共同推进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打造。前期,中粮集团团队8名成员4次赴宁安调研,历时33天,深入35个村、8个合作社、38户农户,实地考察,组织农户,访谈客户,逐一落实合作社、土地面积。
中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双连表示:“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要求,中粮集团正在改变过去坐在家里收粮为'事'的模式,加快从传统的农民企业向新型生产服务经营主体转变,为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服务。”
“粮食银行+”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是中粮集团的探索之一。通过这个平台,不仅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也实现了政府多年倡导的“粮食不落地”精神,促进了农村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粮食银行的本质是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与现代市场的结合,带动农民增收。这个过程必须由大型国有企业主导,由新型经济组织和经济业态推动,这样才真正有助于振兴农村产业,保障粮食安全。”赵双连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农村粮食银行是合法吗,粮食银行靠什么盈利":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216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