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前长达一年多的监管整顿,此次利好政策将是对网络小贷的一次“解封”。
作者| XF
雷锋。com AI金融评论了解到,近日,网信监管正在酝酿网络小贷统一监管办法,将对网络小贷设置更高的门槛,其中注册资本门槛将提高至5亿元,杠杆率扩大至3-5倍。并考虑未来将其纳入央行征信系统。
网络小贷作为拥有场景、技术、风控、资金的重要融资渠道,很好地耦合了小微企业“短、小、频、快”的融资需求。可以预见,2019年网络小贷将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成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
在此背景下,政策层面的利好可能会给小额信贷带来怎样的帮助,现有的网络小贷玩家将如何加大小额信贷,市场格局将如何变化,小额信贷行业的爆发点是否会由此而来,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线上小贷定位和能力的升级
“目前网络小贷只是一个准金融机构。从政策变化来看,未来监管的目标是提高网络小贷的注册资本门槛,让网络小贷接入人民银行征信。这些都是线上小贷的定位和能力。一次升级反映出监管希望网络小贷在未来的普惠金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金蝶小贷总经理褚海波看来,2019年以来酝酿的网络小贷政策,反映了监管层对网络小贷态度的转变。
相比之前长达一年多的监管整顿,此次利好政策将是对网络小贷的一次“解封”。与其他互联网金融创新类似,网络小贷的发展也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历程。
据了解,网络小贷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阿里巴巴在浙江成立了小贷公司,获得了电子商务领域首张小贷公司营业执照。服务对象是其平台上的网店商家,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网上小贷。
随着线上电商生态的日益壮大,互联网金融网点的到来,线上小贷也就自然而然的来了。2015年7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网络小贷进行了官方背书,各地金融办开始为传统线下小贷公司叠加“网络借贷”资质,网络小贷牌照正式发布。自此,网络小贷进入发展快车道。仅2016年一年,全国已经涌现出近60家网络小贷公司。
爆发式的发展给网络小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随着业务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风险积累逐渐失控。2017年底,在现金贷风暴的同时,网络小贷也迎来了一轮整顿。
2017年12月1日,《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出台,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开始。12月8日,《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发布,明确了禁止增量、清理存量、去杠杆、控制费率、检查合规等网络小额贷款内容,并给出了彻查处置时间表。
一方面,不具备经营网络小贷资质的平台开始退出市场,市场趋于规范。但另一方面,网络小贷表外融资合并计算的要求,也导致网络小贷实际杠杆率大幅降低,融资来源有限,给网络小贷戴上了“紧箍咒”,对于单笔贷款金额相对较大的小额信贷业务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在此背景下,现在正在酝酿的利好政策中,关于放宽网络小贷融资渠道和杠杆率的规定,以及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对于行业来说犹如一声春雷。
据褚海波介绍,在此之前,银行在制定信贷政策时,都是将小贷、典当行等视为限制信贷的行业。未来,随着监管措施的出台,如果网络小贷能够像金融同业一样对待,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对网络小贷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有助于其充分发挥小微普惠的作用。
c端小贷开始转向小额贷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网络小贷牌照数量已超过300家,其中约2/3实际开展业务。从注资情况来看,目前市场排名前20的小贷公司中,有一半以上属于互联网巨头。从产品来看,以C端个人现金贷为主。整体来看,面向B端的小额信贷玩家相对较弱。
“然而,市场结构正处于变化之中,”褚海波说。“前几年消金市场确实火爆,但从去年开始,针对暴力催收、高利贷等消金乱象,监管部门开始整顿行业。再加上最近酝酿的政策利好,一些以C端为主的网络小贷公司开始加大B端小微金融的规模。”现在正好处于从消费金融到小微金融的转折点。未来两三年,网络小贷中的小微金融玩家将会是。
那么,擅长C端的线上小贷玩家会很容易成功转向B端微赛道吗?
在褚海波看来,从2摄氏度逆转到2B比从2B逆转到2摄氏度更困难。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小风控需要的数据维度比个人信用多。第二,小风控需要对不同垂直行业场景的深刻理解;第三,市场上成熟的小型风控模型很少,大部分处于验证阶段。大部分想做小微金融的玩家,都得靠自己“从零开始”。
除了已经转身的新玩家,已经开展小微金融业务的网络小贷玩家根据资源禀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以阿里小贷、JD.COM小贷、财付通小贷、美团小贷为代表的互联网玩家,借助互联网场景,尤其是电商和支付场景,积累了大量的小微客户和交易数据,在各自的商业生态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是以韩华、平安为代表的传统金融玩家,在相关金融领域深耕已久。比如韩华金融控股,作为担保行业和小贷行业的双龙头,成立于2004年,2014年在港股上市。旗下拥有9家小贷公司,其中5家获得网络小贷资质。
其2018年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汉华小额贷款事业部管理的资产余额为人民币73.49亿元,同比增长20.8%,已逐步形成小额贷款、标准金融、平台金融三大业务方向,并拥有快行贷、叶嘉贷、金税贷、集群贷等多个核心产品。
三、供应链角度的玩家,以海尔、创维、TCL等传统制造企业旗下的小贷公司为代表。,切入自己的上下游企业并专注于供应链内部的深耕,满足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
四是科技公司玩家,以白蓉云创旗下的数小贷为代表,从征信技术角度积累了一定的数据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小微金融业务经验,然后申请网络小贷牌照,开展信贷业务。
五是中小微企业生态玩家,以金蝶小贷为代表,围绕现有的生态客户、数据、场景,从原来的ERP软件服务发展金融增值服务,成立征信公司、小贷公司,逐步增加小微金融。
据介绍,金蝶集团680万企业客户中,99%是中小企业。即使只有1%的客户有转化率,也有6.8万,户均贷款15万,所以潜在贷款总规模超过100亿元。
此外,金蝶集团拥有超过10000家大企业客户,通过这些核心企业可以接触到上百万的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的潜在贷款规模也有数百亿。
整体来看,目前互联网玩家借助电商和支付生态,成为网络小贷中的中小微金融主体,阿里小贷大有一骑绝尘之势。
面对这样的市场结构,褚海波认为,虽然市场结构在短期内会发生变化,但变化不会很大。“现阶段,小额信贷还处于爆发前的模型验证阶段,很多风险表现和完整周期还没有完成,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两年。”
好在国内的小额信贷市场足够大。据了解,目前国内小额信贷对应的是3亿多的庞大经济总量,但普及率不足20%,发展空广阔。
行业呼唤有利的数据整合政策
虽然利好政策蓄势待发,小额信贷“风生水起”,但像之前消灭黄金那样的全面爆发期还远未到来。究其原因,数据仍是不可忽视的头号壁垒,业界呼吁在数据整合方面有更多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实践。
目前小额信贷是数据金融,数据整合的缺失严重限制了小额信贷行业爆发点的到来,成为100%线上小额信贷的壁垒。
据了解,目前整个金融机构95%以上的小额贷款业务都包含人工审核环节,主要是数据覆盖不全的痛苦和“行业差异化”的需要。
事实上,政府机构中存在的小微企业数据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和规范,在商业层面,数据之间也没有相互连接,数据碎片化严重。同时,“区分行业”也是小额信贷区别于消灭基金的显著特征。这时候就需要依靠人工专家的经验来进行判断、鉴别和审核。
面对这种情况,业内各方也积极展开了一些相关的探索。从整合内部数据的角度,针对内部信息系统多头连接、资金流和信息流分离等问题,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内部数据资源,创新线上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有效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便捷性。
如工商银行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整合工商、税务、征信、金融交易等信息,创新客户及抵押物在线评估、自动审批、数字化风险控制,推出“经营快贷”、“网贷”、“线上供应链融资”等产品。
从加强与地方政府信息互联互通的角度,也推动地方政府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构建金融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如山东省金融机构通过人民银行建设的“融资服务网络平台”,主动与山东政务服务网企业融资在线服务系统对接,缓解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一些银行也积极加强与第三方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例如,2017年6月,中国农业银行与百度签署合作协议,以联合实验室的方式,共同打造“金融大脑”的技术支撑平台。
“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所有的基础数据,可能只需要‘最后一根线’就可以把这些数据连接起来,构建包括政府机构(工商、税务、司法、海关)、企业(电商、快递、航空空、ERP)、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在内的小微企业数据联盟,共享数据资源。”褚海波说。
AI财经评论读者专属福利
赠送原价2399元的顶级AI论坛门票。
CCF-GAIR 2019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由中国计算机联合会主办,雷锋网联合承办。com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将于7月12日至14日在深圳举行。
届时,来自1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外院士、国际峰会主席、企业AI高管、Fellow等演讲嘉宾,与2500名资深与会者一起,共同探讨和预测未来三年全球人工智能的产-学-研-投趋势。
在AI财经评论微信官方账号后台回复“门票”,添加一点助手微信,即可获得福利券。名额有限,送完为止。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微金融:网络新生态,融资新模式,网络小贷监管政策措施":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192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