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银行降息,贷款利率低至2%”,“消费贷和商贷最长可办理5年”...贷款中介又准备搬家了。10月8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多家银行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识别非法贷款中介,警惕陌生电话或短信以“低息快”、“核定贷款额度”等名义推销贷款业务。
多银行提示风险
无论是在民间借贷市场,还是在金融机构之间,贷款中介都存在了很多年。他们打着“银行内部关系”、“内部流程审批”、“低利息、高额度、无抵押”的幌子吸引消费者放贷。为防范风险,10月8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和分行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识破贷款中介的“马甲”。
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警告称,非法贷款中介机构会冒充“XX银行”、“XX银行贷款中心”等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银行内部有关系”、“可通过内部流程办理贷款”,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
事实上,这类贷款中介与银行无关,只是虚假宣传,用来欺骗借款人。该行指出,非法贷款中介往往打着“低手续费”、“100%贷款”的幌子吸引消费者。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非法贷款中介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转入指定账户,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大部分资金以“服务费”的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拿回资金,面临维权困难。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非法贷款中介打着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刷白征信、增加额度的旗号,声称可以协助包装资质、代办贷款。这些“诱人条件”背后可能存在高额手续费、贷款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陷阱,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宁夏银行提醒消费者注意识别非法贷款中介,防范相关风险。银行表示,非法贷款中介打着与各家银行合作的旗号,或以冒充银行渠道部、信贷部、贷款援助中心等名义,通过二次放贷、低息、无抵押、无担保、高额度、短期垫付等“服务”吸引消费者申请贷款。贷款发放后收取高额手续费和服务费。
贷款中介套路很多。
“你好,我是一家银行信贷中心的经理。目前我行有最新的贷款产品,利息低至2.5%。用身份证就能快速放款。”“我们可以帮你置换低息贷款,不用查征信也能省不少钱。”
表面上看似“贴心”的服务,其实只是为了快速收钱,将消费者拉入高息还款的陷阱。
最近,白领李阳(化名)接到多家贷款中介的电话,二次放贷、低利息、高额度等字眼让他心动。“前不久刚拿到买房资格,想在北京买房,但是资金不够,就咨询了贷款中介。”李阳说。
鉴于溧阳的情况,贷款中介给他推荐了两个购房方案。一种是“购房”,即购房者先向贷款中介借钱帮自己全款买房,再向银行申请商业贷款还款。二是申请商业贷款、消费贷款等贷款购房。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了解到,“购房”主要针对手中有部分资金的购房者。购房者需要先收取房产首付的30%-40%,其余资金由贷款中介支付。拿到房子后,他们会向银行申请经营贷款,并将申请的贷款返还给贷款中介。在办理过程中,贷款中介会向购房者收取贷款总额的1%-2%作为服务费。
商贷、消费贷等贷款针对的是无资金或资金较少的购房者,申请的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首付。从具体操作流程来看,一位贷款代理人表示,“经营贷款的资金更高,我们会帮客户注册公司,或者把旧公司改成法人股东。改签成功后,他们可以直接办理。这个环节的费用大概在15000-20000元,比一年前要高,其他费用另算。”
消费贷款也成了贷款中介口中的牟利工具。以某大型国有银行的消费贷款为例。有贷款中介声称“节后银行的消费贷款会降息,通过内部渠道利率可以低至2.5%”。然而,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调查发现,该行消费贷款最低利率为3.45%,贷款中介的说辞与银行无关,是欺骗借款人的虚假宣传。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表示,消费贷款的初衷是解决消费者临时性的小额资金需求,以平滑消费支出,帮助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同时扩大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空。但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的危害显而易见,可能导致消费杠杆的过度上升,反而抑制了消费潜力的释放;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鼓励投机,导致房地产价格非理性上涨。
警惕“额度已批”
“商贷、消费贷进入楼市”、“贷款换贷款”、“贷款减息”、“购房”,贷款中介游走于灰色地带,钻监管和银行的空子。在苏看来,从多个市场案例可以看出,在上述模式中,借款人可能会信任贷款中介,提前支付高额服务费,但贷款中介未能“跑路”,从而导致借款人资金被非法占用,无法申请贷款,加重财务负担。
在风险提示中,多家银行也表示,消费者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警惕陌生电话或短信以“低息快”、“贷款额度已审批”等名义推销贷款业务。
郸城农村信用社强调,如有客户举报被骗手续费,合作社将协助其向行政机关报案,并给予法律援助;如果内部人员与非法中介勾结,诱骗客户收取手续费,一旦客户举报并查证属实,将给予同等金额的手续费奖励。客户如发现虚假宣传、索要额外费用等线索,或发现信贷员有拒绝放贷、故意刁难客户、索要或收受客户礼品礼金、接受客户宴请等违规行为,可拨打监督举报电话。
宁夏银行指出,消费者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警惕陌生电话或短信以“低息快”、“贷款额度已审批”等名义推销贷款业务,不随意向他人提供个人敏感信息,不随意授权他人办理金融业务,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财产损失。
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进一步表示,在办理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时,应关注贷款条件、综合利息及利息成本、还款要求等重要信息。坚持诚信理念,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的贷款申请材料,珍惜个人征信,理性借款,及时还款。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关注借款合同之外的转账要求,警惕以“刷水”、“留账户”为由的转账要求,不要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防范被骗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宋艺彤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非法贷款怎么处理,非法金融中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144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