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金融帮扶,金融扶贫成效宣传

金融帮扶,金融扶贫成效宣传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广东农行创新“龙头企业+贫困农户”模式,助龙川油茶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

在广东农行支持下,麦湖村建起了苗圃产业基地。

巫仔国的石磨肠粉店。

脱贫攻坚,金融赋能。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下称“广东农行”)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高质量、多举措推进金融扶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动力。

截至2020年4月末,广东农行在产业项目带动和小额扶贫方面的贷款余额达到37.1亿元,比年初增加7.8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万多人;定点帮扶陆河县麦湖村成效显著,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户均年收入达17676元,较2016年翻番,在省定点扶贫考核中被评为“好”,连续3年获得省扶贫济困红棉杯。

因地制宜

创新产业项目模式,激活贫困地区经济

广东农行结合各地资源禀赋,依托“银行让利、企业或大户带动、贫困户受益”的联结机制,创新产业项目扶贫模式,大力支持贫困地区主导产业、重点客户和骨干项目。至4月末,广东农行有扶贫任务的71家支行已全面实现“一县(区)一产业(项目)带动”。

“龙头企业+贫困农户”模式是其中之一。广东农行通过订单生产、雇佣生产、收购协议等方式,达到“服务一个、带动一串”的效果,其中,向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龙川县绿誉农业公司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3650万元,支持企业扩大油茶种养基地、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0人。在“特色产业+贫困农户”模式中,广东农行对接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创建行动,扶持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名优特新”产业,已支持农业产业园内特色产业扶贫贷款45户、余额7.5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00多人。

广东农行推进“收益项目+贫困农户”模式,支持农村地区盘活资源要素,使贫困户获得资产性收益。以梅州五华县惠农新能源项目为例,项目年发电量3300万度以上,年税后收益3000多万元,五华县政府通过发放资产收益款的形式,带动25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广东农行还推出政府增信带动模式,积极参与各地政府建立的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适度放宽贷款条件,有效解决贫困人口和扶贫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此外,广东农行创新“电商平台+贫困农户”模式,发挥“惠农e商”平台作用,为贫困地区销售特色产品搭建电商渠道和桥梁。

精准帮扶

精准投放小额贷款,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为增强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广东农行全面落实“五个精准”“六个政策要点”要求,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力度,实现应贷尽贷。截至2020年4月,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74万户、贷款余额6.3亿元,辐射贫困人口5.9万人。其中2019年以来增量排名全省金融机构首位,应贷尽贷率达到100%。

广东农行积极对接省、市、县、镇、村五级政府扶贫机构,落实扶贫合作协议签订、风险补偿金账户开立、补偿金到位等工作。为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广东农行员工逐村入户走访,讲解扶贫小额信贷各项政策,对贫困户进行信用评定,已走访的贫困户超过10万户。贫困户提出贷款申请后,广东农行安排专人完成贫困户身份核实、贷款贴息申请等工作,让贫困户足不出镇就能办贷款。

在“贫困户自愿和贫困户参与”基础上,广东农行创新了合作抱团、户贷户用合伙、户贷社管合作、户贷社管合营4种模式。在韶关乳源推广“公司+基地+贫困户”托管代种代养模式,贫困户委托基地统一托管,收获后由公司统一收购,扣除养殖成本和管理费后结算收入,已向15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6152万元;在云浮罗定推广“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种植南药获取收益,已累计投放7820万元,贫困户2508人受惠;在清远英德推出“农业龙头+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贫困户申请贷款作为加入合作社初始资金,并承包基地内的茶树经营权,由红茶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技能培训,按照基地标准进行种植,已向1441户贫困户发放贷款5956万元。

“造血”增收

扎实推进定点帮扶,提前实现整体出列

广东农行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帮扶举措,在有扶贫任务的14个地区分行均派出驻村工作队实施对口帮扶,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公益性捐赠资金和员工扶贫捐款超过1600万元,对48个贫困村开展定点帮扶,连续3年获省扶贫济困红棉杯。

目前,广东农行在定点帮扶的汕尾麦湖村已累计投入无偿捐助帮扶资金超过700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大病医疗、高等教育等补助项目,并通过全体员工捐款、全体部室挂点帮扶,群策群力助力脱贫。同时,帮助麦湖村建设村民文化活动综合楼、党员活动室和麦湖小学电教室,重建麦湖小学主教学楼,并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铺设路灯、重建危桥,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在此基础上,广东农行构建增收脱贫长效机制,增强贫困村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入股政府统筹的资产性投资项目;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开展火龙果种植;采用“银行+农担+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投放法人扶贫贷款支持建设园林基地;引入恒大园林开展苗圃种植项目,设立村办企业,为自主种植贫困户提供购苗补贴,实现就业、租地、分红等一系列扶贫带动效应。

2019年末,麦湖村1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八有”脱贫标准,实现贫困村、贫困户整体出列要求。在广东省2018年定点扶贫考核中,广东农行被评为“好”。

多方协作

助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多措并举成效良好

2019年以来,广东农行对口帮扶重庆秀山县、四川省甘孜州,目前在“消费、产业、智力和无偿”四大帮扶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消费扶贫上,广东农行通过员工饭堂采购、员工节日慰问采购、上线扶贫商城等方式,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1亿多元。为全面服务广东东西部扶贫交易市场,广东农行成立四级联动专项服务团队,与市场管理公司签署100亿元意向性授信协议,率先在市场内设立金融服务点,制定实施一揽子综合服务方案。同时,加大系统平台建设,在农业银行掌银扶贫商城设立“广东东西部扶贫市场产品专区”,引导8000万农行掌银客户购买扶贫产品,与市场方合力推进电商平台建设,打造微信小程序版、PC版、APP版联接B端、G端、C端和银行端等多种渠道。此外,发行农行系统首家、广东同业独家的“消费扶贫爱心卡”,与扶贫办签订合作协议,争取对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全覆盖,配合政府构建消费扶贫新业态。

为加强产业帮扶,广东农行引荐中兴绿丰在甘孜落地种植羊肚菌精准扶贫项目,引荐恒大旅游集团在秀山投资建设温泉小镇文旅项目。为加强智力帮扶,广东农行优选16名干部到四川、广西脱贫攻坚一线交流任职,在华南农业大学举办了有近百名秀山县扶贫干部参加的业务提升培训班。为加强无偿帮扶,广东农行促成企业向秀山、甘孜无偿捐赠资金700万元,用于建设果蔬基地、电商服务中心等项目。

■扶贫者说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专家,广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朱正罡:以数字化思维对扶贫开发资源进行高效整合

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广东农行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开发战略和广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始终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定不移站在金融扶贫前沿,当好金融扶贫的国家队、主力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着眼长效,推动“造血式”扶贫。广东农行把支持培育当地重点产业发展作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第一要务,主动与各级党政、扶贫办和监管部门对接,在项目引进、扶贫模式、风险共担、贫困地区信用环境改善等方面加强沟通合作。充分利用优质客户资源,推动有明确产业转移计划的企业到合适的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向有关扶贫产业基金、投资公司等主体推介定点扶贫县优质扶贫项目和带贫企业,并做好配套金融服务,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的金融承载力和金融资源利用效率,切实推进长效扶贫。截至5月末,广东农行产业带动法人扶贫贷款余额39.2亿元,带动贫困人口2.8万人。

立足精准,实施“滴灌式”扶贫。脱贫攻坚贵在精准,为精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近年来,广东农行加大小额扶贫贷款投放力度,加强银政扶贫合作,加快信贷资源向贫困人口聚集。目前,全行扶贫小额贷款余额6.3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万人。同时,完善定点帮扶机制,派出驻村工作队到48个贫困村开展定点帮扶,累计投入无偿捐助资金1600多万元。其中省农行定点帮扶的汕尾陆河县麦湖村,1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

重在创新,探索“数字化”扶贫。当前,扶贫攻坚进入攻坚期,更需要以创新思维特别是数字化思维对扶贫开发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农行通过“物理网点+智慧银行+惠农通+互联网金融”的渠道体系延伸服务触角,将各类产供销主体与农行庞大的客户群有效连接,提供全流程、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为扶贫农产品提供更多的销售渠道。今年,我行还在省农业厅、扶贫办的指导和支持下,与广东东西部扶贫产品协作交易市场联合发行了“消费扶贫爱心卡”,通过多渠道搭建电商平台,构建消费扶贫新业态。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广东农行将持续做好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定点扶贫和东西部协作扶贫,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为脱贫攻坚贡献金融力量。

■温暖回响

小小肠粉店

承载全家幸福

“我这家店啊,多亏了广东农行驻村工作队,要不是他们帮我申请了几万元贷款,还真搞不起来呢!”在自家开的石磨肠粉小吃店门前,巫仔国一边招呼着乡亲,一边和吃饭的熟客闲聊着。随着疫情趋稳,小吃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巫仔国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他铆足了劲儿地忙着。

几年前,巫仔国还是汕尾麦湖村的贫困户。当时,他的3个小孩都在读书,爱人身体不好,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全家的主要收入就靠巫仔国打零工维持。这种日子对巫仔国来说苦不堪言,他急于通过创业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凭着多年在外打工的直觉,他认为开肠粉店是一份低投入、稳收入的工作,于是萌生了在县城开肠粉店的想法。然而,启动资金又让他陷于困境。

2018年底,在广东农行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巫仔国向农行申请了一笔3万元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并用这笔贷款在汕尾陆河县城开了一家肠粉店。2019年,肠粉店生意越来越好。到2019年底,收入不错的巫仔国如约向农行归还了一半的贴息贷款。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巫仔国的肠粉店受到了影响,全家生计又陷入困境。危急关头,广东农行驻村工作队借着政策东风又帮了他一把:为加大对贫困户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汕尾市出台了稳定和促进就业相关文件,在政策范围内可对复工复产的创业、就业贫困户予以补贴。巫仔国刚好也符合条件,但他对政策理论不是特别理解。

当获悉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可以申请创业补助1万元以及租金补贴4000元消息后,广东农行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与市县人社部门对接联系,详细了解政策及申请要求,并多次上门走访,与巫仔国等贫困户沟通,协助他们申报领取补助,帮助他复工复产。经过两周的协调,巫仔国顺利拿到1.4万元创业补助和租金补助。

据了解,广东农行定点帮扶麦湖村近4年来,麦湖村村容村貌、人居环境、产业项目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帮扶时2016年的5515元跃升到2020年4月末的17676元。贫困村及村里138户贫困户、417人实现“双出列”。疫情期间,广东农行驻村工作队身体力行,积极协助贫困户复工复产,目前已有三户贫困户领取到符合政府政策的就业补助资金。

广东农行驻麦湖村第一书记聂诚亮表示:“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关键阶段,我们将扎实推动各项帮扶政策落实到位,着重查漏补缺,全力做好贫困户稳定脱贫工作,协助贫困户复工复产,多策并举把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全村高质量稳定脱贫。”

■数读

总体成绩

●截至2020年4月末,在产业项目带动和小额扶贫方面的贷款余额达到37.1亿元,比年初增加7.8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万多人

●定点帮扶陆河县麦湖村成效显著,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户均年收入达17676元,较2016年翻番

●截至2020年4月,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74万户、贷款余额6.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5.9万人,其中2019年以来增量排名全省金融机构首位,应贷尽贷率达到100%

扶贫协作

对口帮扶重庆秀山县、四川甘孜州

●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1亿多元

●与市场管理公司签署100亿元意向性授信协议

●引导8000万农行掌银客户购买扶贫产品

●引荐中兴绿丰在甘孜落地种植羊肚菌精准扶贫项目

●引荐恒大旅游集团在秀山投资建设温泉小镇文旅项目

●优选16名干部到四川、广西脱贫攻坚一线交流任职

●在华南农业大学举办了有近百名秀山县扶贫干部参加的业务提升培训班

撰文:陈颖 王淼怡

图片:受访者提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帮扶,金融扶贫成效宣传":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005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