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年底只能通过强制措施追回15笔欠款中的一部分,剩下的客户也会分期还款。”日前,在霞浦金融纠纷调解室,成功与一批借款人达成和解协议的霞浦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感叹。上个月,该机构向霞浦县人民法院提交了20起金融贷款纠纷案件,原本需要几个月才能审结的案件在普惠金融的司法协调机制下“一次性”解决。
宁德是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为进一步妥善调解普惠金融纠纷,畅通金融消费者权益救济渠道,宁德市两级法院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构建以“一站式”调解中心为主体,以“一体化”纠纷解决体系为抓手,以“一次性”和解机制为抓手的普惠金融司法协调机制, 这有力地促进了金融纠纷的源头防范、化解在萌芽状态、诉前化解,为防范金融风险、助力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服务。
周宁刺桐宏村银行感谢周宁法院送锦旗。
合作建设“一站式”调解中心。“谢谢你帮我协调减少了一些开支,减轻了我的压力。”日前,一起茶园借款纠纷的当事人黄在纠纷调解完毕后,诚恳地对法官说。
黄家在霍童镇以种植绿茶为生,向宁德农村商业银行贷款5万元用于购买茶苗。可受疫情影响,近年来,茶业价格不理想,导致黄资不抵债。今年10月,被农商行起诉至法院。
法院受理案件后,指定普惠金融纠纷调解中心进行诉前调解,并指派擅长审理金融纠纷的法官进行对接指导。调解之初,黄不了解银行利息罚息的计算方法,认为罚息复利过高。调解员一方面耐心解释政策说服黄,另一方面积极协调银行降低罚息。最终双方达成共识,黄10月份结清欠款,农商行也同意免收罚息。这是宁德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协调机制,服务保障普惠金融发展的生动缩影。
宁德中院立案庭助理法官陈玉玲告诉记者,普惠金融的业务是将信贷资金向贫困人口、小微企业等特殊群体倾斜,特点是“小额、流动、分散”,借款人风险承受能力低。由于大部分是无抵押贷款,一旦出现经营不善的问题,很容易引发贷款拖欠纠纷,演变成诉讼,占用有限的司法资源。
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普惠金融司法协调调解中心揭牌仪式。
为加强金融监管和法治建设,进一步妥善调解普惠金融纠纷,2020年5月,蕉城区人民法院联合宁德农商银行成立了全国首家普惠金融纠纷调解中心,通过建立健全联动协作、智能服务、纠纷调解、诉非衔接等普惠金融司法协调机制,集诉讼服务、纠纷调解、司法确认、诉讼调解、快速执行等功能于一体。
在此基础上,2021年8月,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与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宁德办事处联合出台《关于构建普惠金融司法协调机制全面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的实施意见》,推动普惠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在市县两级全覆盖。
“普惠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成立后,宁德两级法院积极推动将金融纠纷引入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派驻熟悉金融法律业务、擅长解决金融纠纷的法官或法官助理进行业务指导,变调解员‘一元主导’模式为法官对接引导调解员、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深度参与的‘多元互动’模式。”宁德中院立案庭庭长曾鸣说。
同时,法院与NPC人大代表、CPPCC委员及社区、乡村、民营企业民商事纠纷调解组织合作,延伸普惠金融调解“触角”,发挥不同纠纷解决主体优势,完善协同调解模式,有效提升了普惠金融纠纷调解效率。
智能化、集约化构建“一体化”纠纷解决体系“王某某,你能听见我说话吗?我是福安市人民法院的特邀调解员。你和农信社达成的协议是你真实意愿的表达吗?如果有,请在手机上签名确认。”2022年4月,在福安法院的“多元调解”小程序中,一起拖延多年的金融借款纠纷,通过特邀调解员池巧珍的调解,在诉前成功化解。
“和谐的理念是根植于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精髓。面对纠纷,很多人其实并不想打官司。”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林松涛表示,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对于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案情相对简单的案件,当事人更愿意通过调解协商和平解决纠纷。
如何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推动纠纷解决服务从分散走向集约、从单一走向多元?宁德市两级法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人民法院非联动平台,将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新标准体系对接,构建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一体化”纠纷解决体系。
“诉非联动平台聚合各类调解组织,可为调解员和当事人提供联系法官解读分析、证据交换、多方远程视频调解等在线服务,实现包括在线指派案件、调解案件、司法确认在内的诉讼调解‘全流程’,有效打破平台壁垒和数据壁垒,构建智慧服务新格局。”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服装处处长李晓峰说。
同时,为提升金融纠纷解决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宁德两级法院继续深化福建移动微法院应用,实施云纠纷解决、云对接、云指导、云管理,建立高效的案件流转机制,对接预约调解、委托调解、案件审理的数据信息,突破数字鸿沟,实现互联互动、全程阅卷、预警监督。
蕉城法院邀请调解员调解一起网箱养殖贷款纠纷。
数据显示,自普惠金融设立纠纷调解中心以来,宁德市两级法院共受理金融纠纷案件9973件,其中通过“云和解”实现诉前解决5249件。
“从现场到掌上,从传统到智能,宁德法院一站式、集约化、一体化、在线化、一体化的纠纷解决体系,为群众提供了更加普遍、平等的纠纷解决服务,有力促进了源头纠纷解决和分流速度,打通了诉讼源头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和诉讼纠纷解决的‘最后一道防线’。”迟巧珍评价道。
整合资源,构建“一次性”结算机制。宁德两个法院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普惠金融诉前纠纷在调解中心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大大提高了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意愿,促进了大量纠纷在诉讼前端的解决。
“我们积极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出台普惠金融纠纷调解优惠政策,合理让利,鼓励金融消费者主动偿还债务。比如,当事人一次性还款的,罚息、复利全部减免;当事人分期还款的,给予不同比例的罚息和复利减免,既促进了纠纷的‘一次性’快速解决,又提高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回收率。”宁德中院立案庭副庭长陈玉婷说。
福鼎的林和就是这项优惠政策的受益者。
2017年,林、需向福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借款20万元,由林、黄、苏、李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因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农信社于今年2月向福鼎法院提交诉讼材料,申请诉前调解,但借款人因经营亏损无法履行。
法院接到案件后,积极引导原、被告进行调解,并及时指定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员了解案情后发现,各方还款计划都存在困难或不足。法院基于借款人的经济状况,经农村信用社同意,减少林夫妻剩余利息23622.79元,四担保人一次性偿还本息25.8万元。
优惠福利,让纠纷“一次”解决;选优培强,打造“一流”调解团队。根据普惠金融的案件特点,宁德两级法院对特邀调解员进行择优录用,明确其任职资格,建立具有法律、金融专业知识的特邀调解员人才库,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定期选派优秀法官与调解员进行座谈交流或进行“一对一”业务指导,提高调解服务效率和案件调解成功率。
普惠金融司法协调调解机制实施以来,该中心共调解金融借贷案件4788起,帮助分期收回贷款64183亿元、18993万元,取得了降低诉讼成本、减少普惠金融不良贷款、减轻金融消费者偿债压力、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回收率、提高金融消费者自愿偿债率、提高诉前结案率的良好效果。
(福建法治报记者龚)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司法“活水”惠泽金融“良田”——宁德两级法院创新普惠金融司法协同机制全面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994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