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截至2019年4月,利用小额信贷进行蔬菜种植已有四年。他的蔬菜大棚也从原来租的冷棚发展到30亩,6个大棚,100多亩家庭农场。“我种西瓜、甜瓜、辣椒等。轮流。甜瓜亩产6000斤,西瓜10000斤,辣椒5000斤左右。市场不错。”李俊行告诉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
李俊行和他的甜瓜。受访者供图
4年前,李俊行所在的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何寨村还是一个贫困村。李俊行从到村里宣传农村小额贷款的中和农信社了解到,他可以和同村的3到5户组成联保小组,一次性获得8000元贷款。从那以后,他开始使用小额贷款。
“何寨村很偏僻,主要是种植和养殖。”负责给贷款的中和农信社巨鹿县官寨乡客户经理马告诉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一开始他们村主要是打工。他们看到邻村有大棚蔬菜,也想发展,但是没有钱,所以各家都小打小闹。”据介绍,李俊行是村里第一个采用五户联保贷款方式的。花了两年时间。因为他还款信用好,现在变成了个人贷款,可以贷10万,而且是先还息后还息的方式。每个月只需要1500元。
据马介绍,由于资金需求的变化,像五户联保这样的贷款方式已经很少了。2018年,作为试点户,李俊行开始使用新的贷款方式。这种方式由第三方担保,贷款10万,先还利息,后还本金。“从去年到今年同期,第一年,4月份,农民开始还本金。”马说,目前先付利息再付本金的贷款方式,只贷款给像这样从事种植、养殖、还款信用的小农户。
对于这种贷款方式,李俊行告诉记者:“除了利率高,其他都好,这为扩大种植面积、尝试种植新品种提供了资金。”
李俊行种的瓜。受访者供图
对于记者提出的“有没有其他金融机构给你提供贷款”的问题,李俊行的回答是:“是我主动找他们的,他们没有借钱给我。”
据业内人士透露,像李俊行这样的小农户,要想在面对普惠金融时获得贷款,需要提供财政工资担保证明和可交易房产证明。此外,对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地方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因为查不到贷款人的信用信息,无法给小农户贷款。
据了解,中和农信社采用的策略之一是聘请当地人担任客户经理。因为是贷款申请人的老乡,更容易了解贷款人的资产、性格、信誉、口碑等信息,对贷款用途和还款能力的掌控度较高。
据中和农信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和农信社的前身是国务院扶贫办和世界银行于1996年在秦巴山区启动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此后,该项目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部继续开展。2008年,项目部转制为公司。2011年,中和农信社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继续从事小额贷款。
新京报记者王编辑张倩校对。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河北农村贷款政策,河北农信助农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887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