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了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多层次结构。经过十多年不间断的改革和建设,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农村金融体系。由县市区信用社改制而成的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快速布局、基本覆盖县域的村镇银行,丰富了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遍布全市城乡的小额贷款公司已成为重要的补充力量。从2005年开始,我市用三年时间完成县市区信用社法人改革,再用三年时间完成村镇银行组建。到2013年,全面完成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实现了从农村信用社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成功“转身”,为全省迈出了第一步。改制后,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正规银行,发展迅速。比如广德农商行,不到三年经营业绩翻番。2010年以来,村镇银行作为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该市通过积极的专家外联,引进湖州、马鞍山、芜湖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在短时间内成立了6家村镇银行,实现了除旌德外的县域全覆盖。村镇银行作为一家专门服务农业农村的金融机构,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欢迎。2008年起,我市开始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随着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增长,目前有30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常运营。为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和服务,我市制定了《宣城市小额贷款公司行为规范》,对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信用评级,逐步实现差异化监管。目前,我市村镇银行已普遍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三会一层”制度,走上了公司治理的运行轨道。各行股权结构不断优化,资本实力显著提升,合格股全面取消,自然人股大幅减持,法人股东持股比例接近一半。截至2013年末,我市农村商业银行净资本近30亿元,其中通过重组增加23.5亿元。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修订颁布了10大类192项管理制度和72项工作流程。内部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五年来,新招聘员工占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新聘中层干部也超过四分之一。在全新的运行机制下,村镇银行业务实现了转型发展。今年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233.92亿元,较年初增加19.8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44.28亿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2.7亿元。村镇银行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业务,设立乡级及以下标准化网点近150个,普遍安装使用atm机和pos机,设立简易便民网点和移动服务网点855个,设置各类电子设备近6000台,发行银行卡近42万张,累计交易额达到820多亿元。同时,村镇银行锁定农业农村市场,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的投入。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贷款总额214.1亿元,占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的29.82%,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96.42亿元,占比91.74%,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9.08亿元,占比6.496%。面向农村的新兴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各家银行大力推广“农家乐”、“商人乐”、“创业贷”等信贷品牌,开通农房抵押、林权抵押、专利权、商标权质押等新型贷款方式,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定向扶持直通车项目,也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记者段北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农村金融体系的组成是什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881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