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隋唐
|编辑:苏睿
3月16日,震惊金融圈的上海证大集团非法吸储案有了新进展。国内私募圈教父戴志康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至此,震惊全国金融圈的互联网非法集资案善后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有消息称,证大集团非法集资涉案金额可能超过100亿元。而且由于涉嫌非法集资的金额巨大,且资金出借人多为10万元以下的小贷,后续退还涉案款项会非常复杂。
戴志康这个名字背后的过去太辉煌了。虽然灰尘已经落到了地上,有些人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是马云的“房东”,喜马拉雅FM天使投资人,90年代a股市场的传奇,地产圈最浪漫的文艺青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常客...现在名单里恐怕又多了一个传奇头衔——囚徒。
事实上,在去年9月投降后,戴志康的结局只是一纸通知。或许这位经历过人生沉浮的“老玩家”已经看不起结局了,但围观者还是不得不感叹。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与现在身陷囹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戴志康是“草根逆袭”的典型。当时的他是证券市场上孤独的舞者,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富可敌国”。
江苏海门,是一个江边临海的千年老县城。戴志康于1964年6月出生在这里。他家几代贫农,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商业启蒙也是和家人一起挖红薯拿到当时的市场上卖。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从小就没怎么读过书。我15岁的时候才读了第一部小说。可怜的东西。”2010年,戴志康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自嘲说,唐诗三百首,他连五首都背不出来。
然而他自嘲“读书少”,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1981年,戴志康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1985年考入有中国“金融黄埔军校”之称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毕业后进入中信银行行长办公室做秘书。这在当时不仅是一个“铁饭碗”,更是一个“价值连城的铁饭碗”。但工作不到一年,他就辞职了。
创业潮吹遍全国是在1988年。在准备好的年轻人中,有戴志康。24岁时,他创建了国际金融公司(IFC)。作为一个热血青年,他想与上帝竞争。
可惜公司半年没有一个业务,黄了。
然而,命运的魅力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哪朵云会下雨。1989年,戴志康的一位有权势的老同学出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并兼任海南证券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这次人力邀戴志康两次南下做海南证券办主任。
在杰出人士的支持下,戴志康的职业生涯一帆风顺。1992年,受命组建国内第一只公募基金,出任福道基金总经理。凭借其在股票和房地产方面的天才操作,富道基金的第一只投资基金募集了6000万元。同年9月,以300万元创办上海证大资产管理公司,从事金融投资。
这一年,他才28岁,已经在金融界闯出了名。谁也没想到,后面等着他的是一个重大打击。
1993年,a股市场崩盘,手里有6000万的戴志康“一夜回到解放前”——这笔钱被水漂打了,他还欠了不少债。
此后长期封闭,每天隐居学习。很快,又一个机会来了。有了这个机会,他终于上了天堂。
1995年,上海爆发了震惊世界的“327国债事件”。2月23日下午4点22分,距离上交所国债期货交易特别时段收盘还剩不到8分钟,正在上涨的“327”国债期货突然遭遇2000亿元左右的天价卖出价,还没等任何人反应过来,“327”的价格就从151.3元被砸到了147.5元,这原本是注定的。
但晚上10点,上交所宣布,1995年2月23日16: 22: 13以后的所有交易均为异常交易,无效。这场“闹剧”的导演、万国证券创始人管金生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
然而,在这场“命运轮盘赌”中,戴志康下了正确的赌注。后来他总是说起这件事:“那时候管金生是龙头(不看好优质股,卖出),我们是多头(认为股票被低估,买入)。管金生家亏了几十亿,培养了几个亿的百万富翁。”
不知道当时戴志康在“327”国债上赚了多少钱,但从那以后,他的手笔越来越大。
2000年,戴志康认为股市接近疯狂。他开始逐渐意识到他的筹码。众所周知,一年之后,a股会去顶,熊四年。
离开股市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布局房地产了。要知道,那个时候,中国的房地产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地产圈玩情怀
戴志康的偶像是清末实业家张謇。这位“实业救国”的热心前辈有自己的格局和情怀,戴志康也想在商战中留一份情怀。
早在1992年,戴志康的6000万美元没有浪费的时候,他就用这笔资金在杭州西郊打下了260多亩土地,开发的项目就是如今世人皆知的——湖滨花园。
1998年,国家推出住房制度改革,杭州的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戴志康赚了很多钱。无独有偶,一个叫马云的同行在这里租了几间办公室,做起了阿里巴巴的生意。
许多年以后,马云出资建造了湖畔花园,成为戴志康的座上宾,但这一切都是后话了。尝到了杭州房地产甜头的戴志康,又把目光投向了上海。
2005年,位于上海浦东的九间堂别墅开盘,将戴志康的个人文艺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国地产圈引起轰动。
这个融合了他个人审美的项目,以白色高墙为建筑元素,融入了良好的艺术氛围,开创了中国别墅的先河,至今仍是中国顶级豪宅的代表。中国无数富豪以拥有一栋九厅别墅为荣。
2007年,戴志康以数百亿的净资产在胡润百富榜上排名第65位。今年,他的标志性商业地产项目喜马拉雅破土动工。
这个项目集酒店、美术馆、舞台、商场于一体,由日本著名建筑师设计。设计理念非常超前,即使在今天看来也非常震撼。
喜马拉雅中心
但是这种震惊背后是没有代价的。起初,戴志康认为投资10多亿元就够了,但当日本建筑业龙头矶崎上交高达25亿元的新建设预算后,他毅然决定买单。
毫无疑问,喜马拉雅中心是文化上的成功,但文化上的成功并没有带来商业回报。
也许是出于感情,也许是出于自己的商业考虑,他决定“只租不卖”喜马拉雅中心。花了他30亿的楼,要10多年才能收回全部成本。
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也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为了弥补这个错误,戴志康不得不采取更疯狂的方法。
2010年,戴志康以92.2亿元拍下“外滩8-1”地块,试图打造三个喜马拉雅中心,“赚回三个喜马拉雅中心”。
但事与愿违。因为现金流受到喜马拉雅中心的限制,此时戴志康证大公司账上只有5亿,二期46亿的土地到期,却没钱支付。最后项目不得不割让给复星的郭广昌。
这两个房地产项目的失误,对戴志康和郑大源伤害很大。2014年,证大集团陷入文化地产困局,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2015年,戴志康宣布退出房地产行业。在这方面,他完美的错过了2016-2018年中国地产的高速发展,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重大决策失误。
一位接近戴志康的金融人士向媒体感慨:“生意归生意,感情归感情,生意归生意。戴的失败主要在于他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回归金融圈,终于一地鸡毛
退出房地产后,戴志康选择全心全意地回到他的老本行金融行业,但这一次他瞄准了尚未上市的P2P。
这一次,他的远见又一次给他带来了光明。但遗憾的是,曙光最终并没有照耀大地,而是带来了一地鸡毛。
戴志康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证大是一家复合投资公司。虽然以前感觉是地产公司,但其实地产只是虚晃一枪。我们真的是一家创新的投资公司。证大从投资资本市场起家。我是学金融的,在金融领域创业,所以现在又回到了金融和互联网投资。”
证大集团在金融领域的重新发力始于2010年。当时在深圳和海门分别成立了深圳证大快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海门证大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后来,证大财富和证大金夫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成立。
当时网贷行业发展很好,于是戴志康决定继续扩大P2P的版图,在2014年成立了P2P平台。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过去几年,P2P行业迎来了一场“大风暴”,以网贷为主业的它深陷其中。
2017年5月2日,证大E贷发布公告停止运营;2019年8月,证大旗下上海证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向全体员工发送邮件,宣布“即日起,公司暂停所有新增贷款业务,保持正常的贷款催收,并决定提前解除公司总部及所有子公司的劳动合同”,即辞退大部分员工...
更尴尬的是,从这份警方报告来看,戴志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网上的捞宝和线下的证券财富。这两家公司成立的时间,正是证大集团陷入文化地产困局,资金流吃紧的时候。在这种背景下,证大很难保证资金不被挪用,这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戴志康曾在采访中表示,“从法律上讲,P2P应该规避非法集资的风险”。然而,他没有这样做。
2019年,戴志康向警方自首,并承认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非法设立资金池...后面的故事正是本文开头所描述的。
在得知戴志康自首后,一位金融行业从业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任何一个踏上创业之路的勇者,都有感人肺腑的感觉,但也充满了魅力和贪婪。资本是贪婪的野兽,骑着牲口讲理想,真的比诸葛智的空 city还高。没有自律和规范,是危险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曾是私募教父、地产大佬、马云房东,如今却成阶下囚,他的人生浮沉仅因情怀?":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85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