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泰安市人民政府网站获悉,近年来,泰安市泰山区坚持把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作为新形势下促进创业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广大城乡创业者架起了一座坚实的“金桥”。全区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042万元,落实贷款贴息445万元,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31家,帮助自主创业人员创业。今年1-9月,全区已发放贷款4068万元,扶持自主创业人员236人、劳动密集型企业13家,贷款金额和扶持人数同比增长367%和251%。
“三项措施”促进工作常态化
为确保小额担保贷款有序全面推进,泰山区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小额担保贷款健康发展。首先,政府宣传并明确目标和任务。2014年,区委区政府将实施小额担保贷款列为全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首,大力实施“创业工程”,制定了扶持20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帮助200名自主创业人员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00万元、促进就业4000人的目标任务。区人社部门牵头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二是部门联动,增强合力。坚持部门协作、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区人社局、工商局、区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泰山区创业工作的通知》、《泰山区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实施办法》、《泰山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认定贴息实施办法》,不断加大对首次创业人员的扶持力度,细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增强工作的可操作性。同时还积极协调担保公司和经办银行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门槛,提高效率,做到“放开一切”。三是推进考核,强化考核实施。将小额担保贷款纳入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与各街道、乡镇建立“月报、季报、半年度初评、年终考核”工作制度,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三创”抓难点实现工作新突破
长期以来,小额担保贷款存在“执行难、担保难、办理难”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创业者的贷款积极性。对此,泰山区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找准着力点,集中力量突破。一是创新机制,解决“执行难”问题。与泰安市担保基金公司、山东省丁盛担保公司、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将担保基金增加到1000万元,按照1: 5的比例将贷款规模扩大到5000万元;实行激励补贴机制,根据各机构年度贷款额度确定,充分调动担保机构和经办银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满足创业者的需求。二是拓展担保形式,解决“担保难”问题。积极协调担保公司不断降低反担保门槛,拓展担保方式,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取消了一批繁杂的担保手续,将担保方式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正式人员扩大到各类企业全体员工,增加了房产、土地、汽车等不动产的抵押方式,大大提高了创业者的贷款积极性和贷款成功率。三是优化服务方式,解决“办理难”问题。协调担保公司工作人员长期入驻该区人力资源市场,在服务大厅设立专门区域,实行联合办公,实现了对创业者从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申请贷款、审核材料、现场考察到贷款审批的“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级联动”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为有效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依托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同开展宣传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一是联合开展主题活动。《就业服务直通车》栏目每月在泰山频道上线两次,每期播出五条以上招聘信息、两条就业扶持政策和一部企业形象宣传片。截至目前,已播出11期。开展“千村千户”就业政策、“就业服务集中”、“政策面对面”等宣传服务活动,组织区、乡、社区(村)三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者广泛宣传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就业等政策,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发放宣传手提袋1万余个,深入8457户。今年4月,联合举办了全区个体(私营)创业者创业扶持培训班,现场为220名创业者讲解了小额贷款扶持、贷款贴息等政策,受到了广大创业者的好评。二是共同推进业务下沉。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等64项业务下沉到街道、乡镇人民办事处,统一业务流程,明确办理标准,发放服务登记台账1000多份,大大提高了群众办理小额贷款的效率。三是立即联合开展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即时受理机制。创业者在区人力资源市场申请贷款,马上审核。审查通过者3日内接受检查,检查通过者7日内放行。同时,为区内重点项目和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助推企业发展。截至目前,已协助中天泰禾、蓝天集团、大唐宅急送等6家企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泰安贷款平台,泰安金融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765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