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白酒企业是“毛陆吾”还是“毛五羊”,是很多人纠结的问题。
然而,随着各大酒企年报的出炉,投资者惊讶地发现,从2010年开始,泸州老窖股份的营收已经被洋河压倒,甚至在2022年被山西汾酒甩在身后。仅仅依靠泸州老窖股份净利润高于洋河股份和山西汾酒的业绩,就设法在白酒企业三强争夺战中保留了一些悬念。
但细看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财报,其白酒业务收入似乎越来越不足以支撑全国第三。相反,其在非白酒领域的频繁布局,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引发了更多的争议。
多元化是福是祸还有待观察。毕竟泸州老窖股份有很多多元化的尝试,也有很多不达预期的不成功先例。
随着今年年报和一季报的发布,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营收跌至第五的消息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同时也吸引了其破百亿再创新高的存货的关注。
2022年财报显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末存货为98.41亿元,同比增长35.21%;到今年一季度末,存货进一步增加到101.5亿元。一季度春节旺季似乎未能带动公司去库存速度。
事实上,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存货近年来一直在快速增长。2019年末存货仅为36.41亿元,2020 -2022年公司存货分别为46.96亿元、72.78亿元和98.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96%、54.98%和35.22%。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解释称,存货增加主要是公司持续推进优质酒产能及品质提升计划、产品储存期管理要求及产品产量增加的共同影响。但无论如何,如此高的库存无疑会增加公司的去库存压力,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库存激增的同时,公司近年来的销售额整体呈下降趋势。
2015年至2022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销量分别为19.01万吨、17.90万吨、15.41万吨、14.64万吨、14.26万吨、12.09万吨、7.78万吨和8.61万吨。与7年前相比,2022年的销量不到7年前的三分之一,只能靠不断上涨的单价来维持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
另一方面,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在尝试和探索多元化,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与奶茶、冰淇淋、咖啡甚至香水进行了多次跨界合作。虽然公司的思路是不断创新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菌株,通过跨界合作,让历史悠久的白酒品牌更加年轻化、时尚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收效甚微。
在公司财报中,收入构成按行业分为两类:白酒业务和其他业务。2020-2022年,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2.05亿、2.27亿和3.57亿,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23%、1.31%和1.42%。
虽然逐年增加,但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小贷公司可以全国“放贷”吗?说到多元化,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另一项多元化措施最近引发了市场的热议。
近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三种贷款产品——酒商贷、酒企贷、酒人贷,成为行业内首家摆脱银行,单干供应链金融的公司。这三款贷款产品分别面向泸州老窖产业链的下游经销商、上游供应商和优质个人客户。
公司表示,该平台能够有效整合产业、金融、数字、科技等多种要素,线上线下结合,深度连接产业链客户,提升服务效率,支持实体经济;三款贷款产品可以满足客户的全链条融资需求。
但在外界看来,这种做法的本质是“借我钱买我酒”,利息和酒钱一起赚。看起来很美,但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酒企能把产品卖出去,价格不倒挂,不过度囤积,酒商就能形成良性循环,不需要贷款囤货。因此,酒企选择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发力,也可能是转移不良库存的工具和手段,不仅会提升经销商的整体风险,也会对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产生影响。
针对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库存越来越高的情况,市场上有声音认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此举意在促使经销商借钱囤货,以加快去库存,对此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予以否认。
但是,即使抛开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这三款贷款产品的动机,这些产品背后的操作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根据公司公告,上述三笔贷款所依托的平台为马龙大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龙大星),其金融相关业务牌照也来自这家公司。
企业调查显示,马龙大星是由老窖集团发起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服务于“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产业链和四川省中小企业。成立于2010年3月4日,注册资本12亿元。目前老窖集团持股46.46%,为第一大股东。
工商资料显示,马龙大星的经营范围是“在四川省内办理各类贷款及相关咨询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经销商、供应商、个人客户遍布全国。如何发展川外小贷业务?
截图来源:企业查
另外,小贷业务一直是坏账和坏账高发的金融领域。企业调查信息显示,截至4月底,马龙大星涉及法律诉讼信息920条,其中司法案件497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借款纠纷及相应的执行案件。如果将上述三笔贷款发放给经销商、供应商和个人客户,也将对泸州老窖股份的财务风险防控水平提出更大的挑战。
从以往的动作来看,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在金融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参股华西证券、泸州银行等金融企业。官网显示,2021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实现营收790.14亿元,利润总额147.10亿元。其中非酒类收入占比73.88%。
然而,泸州老窖集团在泛金融领域的布局却出现了一些不成功的案例。几年前,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旗下的中国酒类交易中心也曾引起巨大争议。
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18年10月11日,四川中国酒类产品交易中心名酒收藏交易平台2018年三个季度累计成交额超过11亿元,单日最高成交额超过1400万元。但当时也因为“会员制、电子盘、权利分割”等质疑,涉嫌不正当竞争、非法展业。
目前,送酒中心APP已经下线,小程序中也没有相关年份的酒类产品,只有一些常规物品出售。虽然官网仍有老酒拍卖、名酒交易收藏平台等入口,但产品信息已久未更新,没有实时报价。这或许也意味着,这种在名酒收藏投资领域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截图来源:官网,中国酒类产品交易中心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消息是,5月6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向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提问,“根据公司披露的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公司长期借款近期大幅增加,但年报和季报中未披露融资利率。融资利率是多少?此外,公司货币资金近178亿,非常充裕,公司还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数十亿元,用于公司固定资产的扩张。为什么还需要借近90亿的贷款?贷款的目的是什么?”
公司回复称,“公司根据实际经营情况,使用低成本的借款资金,结合自有资金进行重要项目投资和现金管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公司收益最大化。谢谢大家!”
根据相关规定,将借入资金重复用于对外放贷,属于典型的放贷违规行为。去年12月,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非法借贷的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非法中介诱导,认清非法借贷背后隐藏的风险,防止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到底会不会涉足借贷业务?值得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基于公开数据和信息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泸州老窖供应链运营管理平台,泸州老窖供应链订单系统":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54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