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金融普惠千家万户

金融普惠千家万户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金融支持咸阳发展七十年。

70年来,咸阳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经济的血液,金融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金融总量持续增长,金融结构体系基本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金融总量的快速增长见证了咸阳的发展。

根据有关资料,按可比计算,70年前,咸阳的存款总额只有10.15万元(旧人民币),而当时70%以上是党政军机关单位的财政存款和企业存款。20世纪50年代,存款结构持续变化,除财政存款和企业存款外,农村存款不断增加。1969年,三笔存款达1.11亿元。1986年,全市存款余额为11.67亿元,其中城市储蓄存款占6.04亿元。1995年,全市存款114.48亿元。2009年,各项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3.72亿元。2018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1.63%,增速高于全省4.26个百分点;占全省存款余额的比重从5%提高到12.91%。截至今年8月末,全市人民币存款余额3513.74亿元,比年初增加378.92亿元,同比增长13.94%。

咸阳贷款经历了从几十万元到千亿元的巨大变化。1949年咸阳有贷款14万元,其中工业贷款1万元,商业贷款2.7万元,农业贷款7万元,其他3.3万元。1959年,贷款余额突然达到16.73亿元。2011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首次突破500亿元。到2015年,各项贷款余额翻了一番,达到1029.77亿元。201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490.65亿元,同比增长16.61%。信贷资金的不断增加,不断补充了企业的发展血液,为咸阳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8年,全市经济总量2376.45亿元,同比增长7%,位居全省第三。

全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1949年,全市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只有2万元,1978年达到6510万元;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953.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1.61元。2013年,城镇居民储蓄余额1148.19亿元;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64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93元,有效保障了人民衣食住行需求得到满足。

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日益强大。

70多年来,咸阳的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1949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咸阳办事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咸阳金融之锚。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咸阳金融已处于“一元化”模式,其货币供应、信贷管理、产品创新、业务监管、风险控制等所有金融业务基本都由一家人民银行负责。1978年,咸阳的金融组织体系开始完善,银行信贷业务范围稳步扩大,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主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截至2010年,咸阳市共有12家市属银行机构、27家保险机构、7家证券机构、1家期货公司、3家上市公司、17家典当公司、5家小额贷款公司、1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乡镇金融机构覆盖率100%。201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143家。咸阳金融业增加值持续放大,在GDP和全市服务业中的权重越来越高,正逐渐成为对全市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支撑和推动作用的主导产业。

金融触角伸向各个领域,金融服务遍及千家万户。

改革开放前,金融服务对象主要是工商企业,服务方式基本是信贷支持。1978年,全市工商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84.06%。改革开放后,金融服务不仅继续满足信贷需求,而且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更加关注普通民众的需求。在市场化进程中,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中介不断放大,资金供给渠道越来越广。银行间接融资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但直接融资更方便、更快捷、更便宜。咸阳城投公司成立18年来,累计融资500多亿元,有力支撑了咸阳城市建设资金的不足。金融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金融服务的触角广泛伸向民生和普惠金融。金融支持“三农”、小微、精准扶贫、创业就业等。,让社会各阶层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截至2018年末,全市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比2007年末增长143.04倍;金融扶贫小额贷款余额较2015年末增长2.5倍;涉农贷款余额较2011年末增长2.38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2009年末增长4.36倍;创业担保贷款余额较2008年末增长16.34倍;助学贷款余额比2008年末增长1.72倍。

金融科技日新月异,金融成果惠及黎巴嫩人民。

70年来,咸阳的金融服务创新没有停止,始终在路上,不断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广大财务工作者封存了算盘,告别了手工结算的时代。信用卡、借记卡、电子货币和银行证券转账服务的出现结束了普通人的存折时代。1998年,咸阳卫星电子联行清算系统开始运行,实现了“天地联通”,解决了“天上三秒,地上三天”的问题。现在云计算、大数据、5G技术的应用,结算方式更先进、更快捷。

如今,对多层次金融营销市场的不断挖掘,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金融创新服务的不竭动力。支付宝、蚂蚁金服、微信转账等业务发展迅速,结算被手机“一扫而空”,完成了货到付款。随着全市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咸阳金融业将继续支撑和发展咸阳的未来,也将记录和见证咸阳爬坡过坎、赶超跨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成就。(马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普惠千家万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38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