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渐介入冲突,相继宣布在金融和贸易领域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
一些俄罗斯银行被排除在SWIFT之外,PayPal屏蔽了俄罗斯主要银行和部分用户,万事达和Visa宣布停止俄罗斯业务,而奥迪和宝马等实体也宣布停止向俄罗斯供货或停止当地生产业务。一些俄罗斯富豪的海外资产被直接冻结或没收。根据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的公告,俄罗斯富豪在中国价值1.4亿欧元的资产已被没收。
在俄乌谈判取得突破之前,或者在事件告一段落之前,制裁的范围和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关于“俄罗斯通过加密资产突破制裁封锁”的讨论愈演愈烈。
1.比特币对卢布溢价高,资金流向加密资产?2月26日,美欧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决定近期将部分俄罗斯银行移出SWIFT(金融报文传输系统)。此举也被称为制裁俄罗斯的“金融核弹”。
SWIFT成立于1979年,是全球领先的安全金融报文服务提供商。虽然它本身是中立的,但它必须遵守欧盟的规定。早在2012年,SWIFT就被禁止向被制裁的伊朗提供服务。
在被SWIFT除名后的4年里,伊朗的经济和法定货币汇率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当年伊朗的原油出口减少了17.2%,次年减少了42.2%。作为资源型国家,石油等能源出口受阻,导致其经济大幅下滑(制裁解除后原油出口增长近80%,GDP反弹13.4%)。另一方面,伊朗法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通胀水平飙升。这说明“金融核弹”这个名字不是漫无目的的。
尽管俄罗斯自2014年以来采取了各种防御措施,包括增加黄金储备、降低美元结算比例、发展地方金融信息传输系统等,但被SWIFT淘汰仍会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法国法郎汇率、通胀水平和金融市场稳定造成很大影响。俄罗斯前财政部长曾在2014年表示,从SWIFT系统除名一年后,俄罗斯国内经济可能萎缩5%。
在多方制裁的“围剿”下,俄罗斯选择破局成为关键。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俄罗斯会选择加密资产规避制裁”的观点。比特币在俄罗斯P2P交易所18000美元的高溢价,以及2月28日比特币上涨超过14%的强烈迹象,似乎都是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然而,根据Chainalysis的数据,以卢布计价的加密资产交易量并没有明显增加,花旗银行的报告显示,俄罗斯比特币最近的日均交易量约为210笔,占比特币全球现货交易总量的1.75%。此外,链上的数据没有显示俄罗斯资金涌入加密资产的迹象。
2。不可否认,加密资产正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主流认可,在基础设施、上层应用、市场价值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到目前为止,加密资产并不能成为俄罗斯走出制裁困境的一种方式。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虽然去年在诸多利好的推动下,加密资产总市值一度逼近3万亿美元(2.97万亿)大关。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渐疲软,比特币目前的市值已经缩水至7400亿美元左右。
相比之下,俄罗斯经济总量全球前15名:2021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130万亿卢布,折合1.77万亿美元,原油出口1101.19亿美元。显然,比特币和加密资产的体量,目前还无法承担交易、结算、资金流出俄罗斯等金融需求。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期间,俄罗斯的资本净流出为1510亿美元,而且这一资本净流出还会增加。但加密市场显然暂时无法消化俄罗斯溢出的大量资本。
放眼全球,加密资产占全球总资产的3%左右,在各种经济主体的博弈中仍然无法成为主角。
其次,各种加密资产要想绕过属地监管救助俄罗斯越来越难。因为加密资产已经逐渐走出圈子,引起了主流的关注,各国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对加密资产的认可度也在不断加深,各种追踪加密资产在链条中走向的手段也更加专业和完备。
随着监管的不断完善和主流平台KYC系统的日益成熟,加密资产交易金额越大,越难逃脱制裁发起方的审查和追踪。区块链分析公司chain analysis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其他制裁政府可以使用链上分析工具,为俄利用加密资产逃避制裁做准备。链上的区块链透明度和数据分析工具相结合,可以确保制裁仍然是一种可靠的威慑。
同时,比特币虽然有“数字黄金”的称号,但其目前的本质仍然是一种风险资产。2021年主流资金大规模进入后,加密资产与美股的相关性越来越大,国际形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也逐渐加大。从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的恶化可以看出,比特币和黄金是两个相反的方向:在主流资产眼中,比特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增强投资组合多样性的金融产品,而不是作为一种避险选择。
3。俄罗斯进退两难,加密资产面临选择。虽然没有数据证明俄罗斯会将加密资产视为破局之选,但各国金融主管部门对此纷纷表态:
欧洲央行行长表示,监管机构要防止俄罗斯用加密资产逃避制裁;
美国财长耶伦警告,加密资产需要注意规避制裁的渠道;
日本金融厅(FSA)也表示,它正在阻止黑名单上的俄罗斯实体利用加密资产逃避制裁。
目前加密资产是分散的,处于中立地位。但加密资产交易平台和各类服务提供者受经济主体监管,有义务配合金融主管部门审查和实施制裁。
比如USDC发行商圈宣布暂时禁止俄罗斯账户的所有合法支付;硬件钱包Trezor表示,实施制裁后立即停止向俄罗斯发货;比特币基地还表示:受制裁地区的IP注册、访问或使用相关服务将被屏蔽;NFT交易平台DMarket直接宣布冻结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用户的NFT资产;尽管北海巨妖和其他交易所拒绝了乌克兰副总理关于封锁俄罗斯加密资产账户的要求,但仍表示“国务院下令”并未得到承诺。
目前俄罗斯处于制裁的两难境地,加密行业也面临着两难境地:
一方面,加密行业原有企业无法置身事外,无视金融主管部门的审查,需要配合制裁。类似DMarket平台冻结用户资产的行为一旦大规模出现,必然会对“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在所有权上优于传统资产”等说法产生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一些投资者受到市场低迷疲软的影响,他们预计俄罗斯资金将涌入加密资产,从而提振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俄罗斯资金倾向于通过加密资产规避制裁,比特币与主流机构和金融监管的蜜月期也将结束,情况将变得更加复杂。然而,随着天然气和原油价格的上涨,美国和欧洲的通胀率已经处于图表之外,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坚定地坚持实施制裁只会导致两败俱伤。因此,不排除俄乌谈判取得突破后对抗会有所缓和的可能。
目前无论是市值占全球总资产的比重,还是持有人数占全球总人口的比重,加密资产确实无法成为强者博弈的关键因素。但加密资产的优良特性决定了其未来仍充满想象空间。区块链技术和加密数字应用,整体预期价值还是高于其他新生事物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加密圈被迫在俄乌冲突中选边站,去中心化属性造强烈质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qkl/18328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