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区块链 > 加密货币监管是利好还是利空,加密货币国家政策

加密货币监管是利好还是利空,加密货币国家政策

区块链 岑岑 本站原创

介绍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加密货币的全球政策,郭老师的团队在今年春节前后,在文字类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了全球十几个主流国家或地区的加密货币政策。并对各国的加密货币政策进行了整体评述,包括以开放态度拥抱加密货币的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从保守转向开放的美国、韩国等国家,以及根据国际形势左右摇摆的俄罗斯等国家。但很少有国家像中国一样,几乎处于“一刀切”的状态。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有香港这个开放的窗口。

但是单看各个国家的政策,除了简单的大概印象,并不能直观的对比全球的加密货币政策是什么样的。那么各国在同一历史时刻制定的相同或不同的监管政策有哪些呢?今天就来看看吧。

首先,中国政策的三个阶段

众所周知,中国的加密货币政策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它们是:

2013年1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金融风险的通知》明确:“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同等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当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禁止ICO活动,为加密货币提供兑换、交易、定价、中介等服务。

2021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理加密货币交易投机风险的通知》,明确将加密货币相关业务活动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予以严格禁止。

第二,全球政策的三个阶段

中国的政策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但你可能不知道,世界各地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也在同时调整。而且每次中国的调整都领先于其他国家。不仅如此,除了第三次调整,前两次调整都可以称得上引领世界,因为其他国家当时的政策或立法大多与中国的政策方向一致。所以,不要总崇拜外国,至少中国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政策调整并不落后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此外,香港也是对外的窗口。事不宜迟,让我们看看加密货币政策的三项全球调整:

第一阶段:加密货币的定性和风险预警。

第一阶段的主题从加密货币的定性和风险预警开始。第一阶段的时间节点主要在2012-2014年,对应比特币第三次牛市时期。是的,虽然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但在2012年之前,并没有关于加密货币的政策法规。

欧盟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加密货币进行定性的国家。2012年,欧洲央行发表了一份关于“虚拟货币体系”的报告,其中对虚拟货币进行了定义:“虚拟货币是一种能够被虚拟社区成员识别、接受和使用的加密货币,其发行和监管不受官方控制而仅受其开发者控制。”随即在2013年6月,澳大利亚税务局确认了加密货币的双重征税制度:购买加密货币时会被征税,使用加密货币购买应税物品时会再次被征税。

2013年12月,在比特币第三次牛市的高峰期,中国央行等五部委发布了国内首个关于防范比特币金融风险的规范性文件,其中明确:“比特币应该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同等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国家明确加密货币没有法定货币地位。同时,文件还明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得使用加密货币作为结算工具。

随后在2014年,欧盟、澳大利亚、新加坡、澳门等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出台了相应的加密货币监管政策,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警示风险,禁止或提示金融机构谨慎参与。

这是中国第一次主导加密货币的全球监管政策(主要是收紧),同时也结束了加密货币的第三次牛市。比特币一路暴跌近90%。

第二阶段:ICO收紧

全球对加密货币的第二阶段政策主要集中在2017-2018年,对应的是比特币的第四次牛市时期。在这波牛市中,市场上突然爆发了ICO热潮,各种知名或不知名的加密货币都在以各种形式发行ICO。所以第二阶段国家监管的主题基本都集中在收紧ICO这个话题上。

2017年7月,美国SEC发布了《投资者公告:初始代币发行》,明确了如果发行或出售的虚拟货币或代币为证券ICO,则这些虚拟货币或代币受《联邦证券法》管辖。这也是美国监管机构首次发声。

2017年9月,中国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全面禁止ICO和加密货币交易所。从时间上看,中国政策的出台再次走到了世界前列,也成功避免了更多人被割韭菜(2018年初,比特币第四轮牛市以暴跌70%告终)。不过,此次监管政策调整也是世界各国走向加密货币政策的分水岭。

除了韩国等少数国家的政策与我国相似外,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等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ICO的监管,但并未全面彻底禁止。第三阶段:从小人群到主流

加密货币监管的全球政策第三阶段是从小众到主流的阶段。时间周期为2020-2022年,伴随比特币的第五次牛市。在此之前,加密货币一直是一小部分人的游戏。加密货币不被主流大众接受,甚至还有神V来中国开发布会,没人要免费的尴尬时刻。但从2021年开始,无论你怎么看待加密货币,我相信它都不会白白送人。郭律师认为,这是市场走向主流的表现。然而,随着加密货币的日益普及,全球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也迎来了新一轮的调整。2020年7月,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签署了一项关于数字金融资产的法案,以监管数字资产和加密货币,赋予加密货币作为资产的合法地位。在此之前的大部分时间,俄罗斯还在打击加密货币。

2021年2月,韩国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对虚拟货币进行立法,这也是监管部门首次对加密货币* *进行立法。同时,韩国企划财政部也计划对加密货币征税。

2020年6月,加拿大新增了具有MSB牌照的加密货币交易牌照。2021年,加拿大允许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基金发行。

2022年6月,日本通过了《资金结算法修正案》,规定了对“稳定货币”经营者的管制方法。

2022年9月,白宫发布了首个加密监管框架。明确关注客户保护、犯罪预防以及CBDC(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能推出,很明显美国希望在应对加密货币风险的同时,利用加密货币带来的机遇。实现美国政客经常享受的“精确监督”。

2022年4月,英国财政部还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将该国转变为全球数字货币中心的重大举措。

当然,以上内容基本都是以欧美为主的西方国家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部分都是以开放为主。另一方面,我国的加密货币政策,2021年9月24日,由央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即《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理加密货币交易投机风险的通知》,明确将所有与加密货币相关的业务活动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并予以严格禁止。正式开始全线适用,这也是全球最严格的监管政策。至于监管政策是否正确,郭先生在此前发表的《前言:全球虚拟货币法律政策研究》一文中做了简单的分析。总的来说,郭老师认为,对错不能单方面看待。毕竟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尤其是我们国家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一般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都比较薄弱,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是经不起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的。

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有香港这个开放的窗口。2022年10月31日,香港财政司司长正式发布《香港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立志成为全球加密市场的中心。这样,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把香港成熟的市场机制引入中国,可能是一个好主意。

标签

以上是郭先生对全球虚拟货币监管政策三个阶段的总结。研究全球虚拟货币的法律政策,是对现实中新生事物的公正、客观、科学的分析,而不是对所谓是非的极端、主观、情绪化的追求。社会现象不是数学题,没有唯一答案,只有利弊权衡。提出您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成为区块链产业法律研究的先锋。如果想获得更详细的国家监管政策信息,可以参考郭老师之前的一些内容。

作者简介:郭志浩律师,北京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数字经济法律事务部主任,法律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山西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全国首批三级(高级)区块链应用运营商,深圳市链家协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山西省法治教育研究会理事,《区块链应用运营商职称考试》教材主编,中国法学会会员,盈科全国优秀。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加密货币监管是利好还是利空,加密货币国家政策":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qkl/16244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