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指数业务收入增加了不少。在过去的十年中,S&P的指数业务收入从2013年的4.9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13.4亿美元,这是一个不小的增长。主要原因是过去十年全球指数基金和ETF的规模从2008年的1万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底的约10万亿美元,伴随而来的是指数挂钩费用的增加。
最后,指数业务收入规模有限。据业内人士估计,传统证券市场的指数业务规模不超过100亿美元。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即使是指数业务的头部公司,如S&P,这一主要的营业收入来源并不是指数业务。从2022年营收占比来看,市场智能和评级业务占比超过60%,而指数仅占11.8%。
从传统指数业务的历史发展来看,市场指数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1884年道琼斯指数),主要作为财务指标提供市场信息,其盈利能力一直存在问题。直到上世纪60年代,指数业务的商业模式才逐渐清晰:70年代,追踪指数的ETF和共同基金产品的出现,标志着指数正式从投资基准转变为投资标的,使资产与费用挂钩成为可能;199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了共同基金业绩和投资组合经理披露的最终规则,并开始生效。这份文件首先要求共同基金向投资者提供具体的业绩比较基准,并规定基金应以图表的形式将其收益与适当的证券市场指数进行比较。指数也正式成为评价基金业绩的必要基准,各大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向指数公司支付认购费。
基于以上现实,笔者认为,未来香港的虚拟资产指数业务主要有三个特点:
(2)虚拟资产指数业务应视为附属业务而非主营业务。如前所述,历史上有指数业务的公司,主营业务并不是指数业务,而是评级业务和情报业务。
当然,指数业务是一项长期业务。从S&P的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指数业务前期难以盈利,但在虚拟资产市场进一步成熟后,很容易出现“赢者通吃”的规模优势和先发制人条件下低成本高利润率的现象。
本文由会员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支持加密货币的网站,加密货币代理":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qkl/14293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