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中国人民银行。

近年来,金融系统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群众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增加保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金融在扶贫领域发挥了什么作用,积累了哪些经验?未来,如何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金融领域又该如何发力?近日,记者赴湖南、广西、贵州三省调查。

信贷资金激活产业,有很强的脱贫增收动力。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然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曾经被山河困住。

如何脱贫?一次次“头脑风暴”后,村里下定决心: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在邻近的村庄里,有一大片适合猕猴桃生长的平地。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借鸡生蛋”,发展猕猴桃产业,带动村民走产业扶贫之路。

“种什么、种什么,我都想过,但是改土、开沟、搭棚、买苗、施肥的钱从哪里来?”花垣县有钱有能力的人石志刚有心把产业做好,但手头资金与项目预算相差甚远。

在困难的时候,他了解到十八洞村已经建立了金融扶贫服务站,多家金融机构入驻,将贷款支持、支付结算、转账汇款等金融服务送到家门口。在人民银行湘西中心支行协调下,华融湘江银行发放贷款1000万元,支持十八洞村产业发展。

“借着这股‘东风’,工程开工了。”石志刚说,事后村里召开了银农对接现场会,帮他从花垣农商银行拿到了640万元的贷款支持。“资金够了,产业活了。”

猕猴桃产业对村民增收有什么作用?“十八洞村在村外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吸纳了300名贫困人口就业,每人每月平均工资2000元。”十八洞村村委会副主任龙吉龙说。

“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改善的金融支持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村民利用扶贫贷款开办农家乐,预计2020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建设山泉水厂,每年给村里带来至少50万元的收入。姑娘们还把刺绣技艺搬到了电商平台,2019年接到了100多万订单。”龙吉龙说,2019年,十八洞村人均收入14668元,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6万元。

你追我赶,村民们在脱贫的道路上干劲十足。“以前,村里人都说我懒。看到乡亲们贷款了,创业了,脱贫了,收入增加了,我也要赶上!”村民龙先兰说,在扶贫小额贷款的支持下,他做起了养蜂生意,现在养了1000多箱养蜂。“现在村里人都夸我能力强。”

“手头没钱,村民不敢想发展产业。有了资金支持,产业启动了,激励了更多的贫困群众用双手改变生活。”龙吉龙说,“现在村里又多了一个18洞加缪薇拉合作社,村民们想把加缪美食摆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侯家林表示,湖南创新推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农村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等产业扶贫信贷模式,在6920个贫困村建立金融扶贫服务站,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4241.6亿元。

据了解,三省区借助金融力量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例子很多。如贵州省威宁县雪山镇村民关少刚利用扶贫再贷款成立马铃薯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用于发展牛羊养殖和马铃薯种植,带动51户167名贫困户脱贫致富;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万亩茶园扶贫项目,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金融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说。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800多亿元,支持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金融服务精准有力,人民生活有保障。

走进三江县巴江镇步阳村的茶园,一眼望去,都是碧绿的茶树。

“长得好,就得有人收茶挣钱。”当地茶农陆义全说,2020年受疫情影响,担心茶商资金短缺,茶叶卖不出去。令他惊讶的是,当地茶商收茶的力度并未减弱。

茶商收茶的钱从哪里来?中国人民银行在支持农业和再贷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央行再贷款的支持下,农信社向当地茶商贷款8100多万元,为茶商收茶提供了有力支持,保障了农民的茶叶种植收入。”三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蔡斌说。

再贷款支农是指央行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有针对性地增加其资金,以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积极性。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增加了支农再贷款额度,降低了支农再贷款利率,有效支持了“三农”发展。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创造了两种直接针对实体经济的新货币政策工具。人民银行三江支行支持三江农村信用社通过直接工具发放普惠性小额信用贷款2438.6万元,为164户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金额5087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扶贫开发低成本资金投入,缓办企业贷款,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困难,降低融资成本。许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中受益。

金融支持扶贫重在精准,重在有力。农业经营有风险。如何加强保障,帮助农民实现“旱涝保收”?

“我上了保险,心里有底。”贵州威宁县雪山镇养牛户关说,有了保险,自家的牛出了事,可以获得理赔。

中国人民银行威宁县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农作物目标价格指数保险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保障。截至2020年9月底,威宁县已签订42份单品保单,提供风险保障75831.18万元。

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金融资源合力对冲生猪原料价格波动等风险。地方金融机构发放生猪养殖贷款5791万元,期货公司出资134万元为养殖户购买猪饲料成本期货价格保险,保险公司通过购买场外期权产品进行再保险。该项目承保生猪约2.2万头,为罗城县脱贫摘帽提供了有力保障。

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农业保险为1.91亿户农户提供了3.81万亿元的风险保障,为4918万户农户赔付560.2亿元。

“金融机构不仅给贷款,还教我致富的技巧。”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村民王华银一边喂牛一边对记者说。

王华银患有先天性侏儒症,外出打工不易。几年前他回老家,听说福泉农商银行办了一所农村金融致富学校,不仅可以教授种植养殖技术,提供创业辅导,还可以宣讲金融政策知识,提供贷款支持。他参加了学校的养牛训练,买了五头小牛开始养殖。“现在,我有成千上万头猪和牛。”王华银说。

“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农村金融富豪学校的讲师。”牛场镇村民龚国安说,王华银受雇给周围村民传授创业经验。“跟着他的技术,我现在脱贫致富了。”

支持措施保持稳定,财政支持是长期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巩固扩大扶贫成果,坚决防止大规模返贫。要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分类调整优化,留足政策过渡期。为此,金融界应该如何聚焦?

“对于生产经营条件好的农户,银行可以加大支持力度。”侯家林表示,金融扶贫服务站将进一步借助村级组织、驻村工作队和金融机构的力量,用好金融政策,搞活信贷产品,让村民有机会贷款、致富、发展进入快车道。

“脱帽不脱责任,脱帽不脱政策,脱帽不帮,脱帽不脱监督。”湘西州副州长何依群表示,下一步,将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完善涉农金融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融资配套服务体系,力争在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抵押物评估处置、风险缓释和补偿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银行与农业经济主体高效对接。

要使金融支持长期化,必须加强风险防控。地方财政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措施,牢牢守住可持续发展的底线。

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与广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按季度或按需共享金融扶贫信息,并与广西银保监局签订监管联动协议,进一步加强沟通联动,形成监管合力;贵阳中心支行基于大数据应用创新试点开发了“贵阳众智大数据应用系统——再贷款管理模块”,进一步加强扶贫再贷款贷前、贷中、贷后全过程监控,确保再贷款资金安全;威宁县支行建立了扶贫小额信贷定期回访制度和扶贫领域民生监管制度,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对象准确、资金足额到位。

“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应深入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下一步将保持金融扶贫主要政策措施总体稳定,推动银行、保险、信托等各类机构优势资源有机结合,支持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重点为小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村基础设施提供金融服务,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制图:王哲平

《人民日报》(2021年1月4日第18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255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