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崎岖的道路。我来自向天歌
——舞钢市尿毒症患者、铜鹅养殖大户杨海坤的励志故事。
=杨海坤赶鹅回棚。通讯员照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常晓颖通讯员马力
[小康指数]
武冈市文屏镇幸福村18组35岁的村民杨海坤说。因为家境不好,杨海坤很早就开始了赚钱养家的重担。2009年被查出尿毒症,在家治疗多年,欠下30多万元债务。2014年,父亲因病去世,随后妻子因为贫穷离开了他。面对疾病和抚养孩子的压力,杨海坤振作起来,在亲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幸福村建立了海坤智能生态铜鹅养殖基地。杨海坤乐观向上,用勤劳的双手还清了债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2019年至今,杨海坤年均纯收入达15万元。
[梦幻故事]
清晨,九丈冲山在鹅鸣中醒来。晨雾笼罩的山坳里,杨海坤瘦高的身影准时出现在鹅棚里。他穿着靴子,手里拿着一根2米长的竹竿,对着大雁“哇哇哇”地叫着。
当鹅听到主人的声音时,它们都振翅飞出了棚。杨海坤绕到大雁身后,举起竹竿冲了一点,大雁加快了脚步,向它们的“天堂”跑去。这是一个占地20多亩的桔园,园内有三个大池塘。杨海坤在这里租地养殖生态铜鹅,实现自己的致富梦。
《花样年华·绝望人生》
杨海坤从小就穷。父母身体不好,挣不到钱。杨海坤十几岁的时候在家放牛。
未成年时,为了帮助父母,他支起马车,去家附近的煤矿做运输。“每天累死我,挣30块钱。”杨海坤回忆道。
20岁那年,勤劳的杨海坤日复一日地开着马车,拉着人到处跑,攒了一万块钱。他换了一台二手农用拖拉机,继续为人拉沙、拉煤、拉粮。
2008年,杨海坤结婚生子。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他去了上海一家物流公司上班。仅仅半年后,他发现自己的眼睛越来越模糊。为了省钱,杨海坤自己买药。后来病情恶化,杨海坤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尿毒症。
“医生说我可能活不了半年了。”杨海坤说。
在随后的三年里,杨海坤卧病在床,吃喝都需要人照顾,家里为他治病欠了他30多万元的债。无奈,年迈的父母外出打工,姐姐、叔叔等亲戚也想尽办法帮忙,日子才勉强度日。
2014年,杨海坤逐渐康复,但此时,父亲因病去世。
“父亲为了孩子辛苦了一辈子,最后我没钱处理他的事情。”杨海坤遗憾地说。
问题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这一年,杨海坤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永不放弃,编织发财梦
在经历了丈夫生病、公公去世等多重打击后,杨海坤的妻子因为受不了贫穷而离家出走。
“日子,总是要继续的!”为了抚养年幼的孩子,杨海坤决心振作起来。
2016年,杨海坤忍着痛,去武冈市电子厂找了一份穿电子线的兼职。“由于身体原因,每天只能勉强完成1000个作业,赚20块钱。”杨海坤说,即使赚得少,他也努力坚持。
2017年,杨海坤一家享受到了精准扶贫政策,政府也对他实施了教育、医疗等扶贫政策,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当时,杨海坤用自己攒下的1000块钱,和5个朋友一起租了一个店面,卖自制辣椒酱,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2018年,杨海坤看到武冈市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特色产业铜鹅养殖,他被感动了:“铜鹅既然是特色产业,发展前景一定不错!”
去做吧。杨海坤主动在网上学习养殖技术。为了少走弯路,他还花了一年时间在桂林、长沙、湘潭的各大铜鹅场学习。其间,他一边给农民打零工,一边学习技术,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自己的致富梦。
努力工作,成就幸福新生活。
2019年5月,在政府的产业扶持和姐姐朋友的帮助下,他筹集了30多万元,在本村九丈冲山沟里建起了铜鹅养殖基地。
第一阶段,饲养1500只铜鹅。当年7月,成功屠宰1200只铜鹅,净收入1万元。
努力是满满的收获,杨海坤对养殖致富更有信心了。为了养铜雁,杨海坤一个人住在山里。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鹅喂食放生,白天打扫鹅棚打疫苗,晚上起来两三次喂小鹅,观察鹅棚温度。
“我每周都要去医院透析两三次。做这些工作很费力。”杨海坤说,作为一个病人,他比正常人辛苦多了,但他没有抱怨。
在武冈市政府的帮助下,杨海坤与当地卤菜企业签订了产销合同,销售并不堪忧。如今,他每年能宰杀4批鹅,每批1500只左右,年纯收入超过15万元。
致富后的杨海坤想起还有很多病人因为身体原因找不到工作,就想帮帮他们。他安排了5个病人在自己的养殖基地工作。
“以前,我只能在家闲着。现在给杨海坤养鹅。我一个月有2100元的稳定收入。”村里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杨说。
2019年以来,杨海坤还免费向身边7户贫困户传授铜鹅养殖技术,带动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
这一年,杨海坤还清了欠下的30多万医疗费,又花了2万多买了一辆二手车拉货。“我打算再建一个棚子,扩大养殖规模,赚钱后报答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杨海坤说。
[梦的解析]
“不放弃,人生总有希望。”
杨海坤
最困难的时候,每天躺在床上,拖累家人。当时我甚至想过放弃自己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个多么不负责任的想法。生命如此脆弱,如果我真的轻易放弃,哪里会有今天的美丽?只会让儿子成为一个没有父亲的人,让在困境中向我伸出援手的家人朋友伤心失望。
我经历过世间的种种痛苦,贫穷,疾病,亲人分离。我从一个贫穷的“病人”变成了今天的大农民,我用自己的双手换来了今天的好日子。我想用我的经历告诉所有被病痛折磨的伙伴:“不放弃,人生总有希望!”(常小英整理)
[编辑:姚倩琼]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励志!尿毒症患者、武冈市铜鹅养殖大户杨海坤用勤劳编织幸福生活":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254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