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板最看重的是科技的底色。三年研发占比不到5%的天一医疗真的适合上科技创新板吗?
制作|每日财务报告
作者|高荣莲
近日,宁波天一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一医疗)成功召开会议。天一医疗主营业务为医用高分子耗材等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7年,天一医疗寻求主板上市,但并不成功。两年后,公司转行到科技创新板。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提交给主板的招股书中披露的一项投资,在本次提交给科创板的招股书中并未披露。
此外,《每日财经报道》注意到,天一医疗还存在科技背景不足、股权集中度高等问题。科技创新板最看重的是科技的底色。三年研发占比不到5%的天一医疗真的适合上科技创新板吗?
科技创新背景略显不足,外包服务费暴涨27倍。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板最看重的是企业的科技背景。R&D的比重是考察企业科技创新背景的重要标准。
今年3月20日,证监会正式公布了科技创新板科技创新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发布了《科技创新属性评价指引(试行)》,要求科技创新板采用“3项常规指标+5项例外条款”的结构。
其中,三项常规指标中的第一项是“最近三年R&D投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5%以上,或者最近三年R&D投资累计金额在6000万元以上”。
然而,天一医疗的R&D费用可能不符合科技创新板的这一评估体系。
根据每日财报统计,2017年至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天一医疗的R&D费用分别为914.27万元、898.10万元、16070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1%、3.48%、5.08%。
报告期内,天一医疗R&D费用合计3,420万元,同期营业总收入为8.14亿元,R&D投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4.20%。这两个数据与科技创新属性常规指标的第一项不符。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天一医疗的研发费用明细变化较大。招股书显示,天翼医疗外包服务费占比从2018年的2.10%上升至2019年的31.81%。
天一医疗在招股书中表示,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增加709.14万元,主要是外包服务费较2018年增加。
外包服务费是指由于研发单位自身技术、工艺、设备的限制,必须支付给项目外单位的检验、加工、设计、试验等费用。
如果将这部分费用扣除天一医疗的R&D费用,天一医疗2019年的R&D费用仅为1080万元,占比仅为1.33%。
我投资过小贷公司,两票制可能不利。
公开资料显示,天一医疗冲击资本市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2017年,天一医疗向主板发起冲击。在公司2018年提交的最新版招股书中,天一医疗披露了一笔投资。
2018年招股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天一医疗曾持有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东钱湖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钱湖小额贷款”)10%的股权。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2015-2017年,东钱湖小贷的主要经营资产是发放贷款,然而,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12月,天一医疗将东钱湖小贷10%股权全部转让。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一医疗向科技创新板提交的招股书中,并未提及2017年东钱湖小贷股权转让一事。明确2017年属于科技创新板招股书的报告期。为什么公司不愿意提这件事?医疗器械公司为什么要投资小贷?公司未来还会继续跨境投资吗?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实施的两票制可能会对天一医疗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所谓“两票制”,就是药品从药厂卖给一级经销商开一次票,经销商卖给医院再开一次票,用两票代替以前的七票八票,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一级经销商每个品种不得超过两个。“两票制”让药品流通扁平化,药品的流通路径和中间价格将变得透明可追溯。
在“两票制”的冲击下,大量医疗企业从“分销型”向“服务型”转型。但天一医疗仍然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天一医疗营业收入为2.40亿元、2.58亿元、3.16亿元,同期分销模式收入为2.31亿元、2.45亿元、2.57亿元,分销模式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97.35%、97.89%、82.25%。虽然略有下降,但仍占据较高比例。
天一医疗在招股书中也坦言,如果公司未能根据医用耗材“两票制”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业务模式和与经销商的合作方式,公司的生产经营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股权高度集中,上市前分红。
招股书显示,天一医疗只有5名股东,包括4名自然人股东和1名机构股东。所有制结构非常单一。
唯一的机构股东金普国家基金于2019年12月成为闪电的股东。增资5000万元收购天一医疗5%股权。
表面上看起来是单身,但实际上,这些人大多是“家人”。
每日财报注意到,天一医疗的自然人股东中,吴智敏和吴斌分别担任董事长和副总经理,分别持股63.33%和27.14%,是天一医疗的实际控制人。
另一位自然人股东张文宇在公司担任技术研发部工作人员,持股比例为1.36%。张文宇是吴智敏的侄子。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天一医疗现金分红6300万元,天一医疗2019年净利润6320万元。相当于天一医疗2019年几乎全部净利润的分红。持有90%以上股份的吴智敏和吴斌将获得约5700万元。
一个家族持股比例超过90%,股权高度集中。如何才能避免经营活动中出现集中管理的情况?天一医疗科技创新板上市拟募集资金5.1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1亿元。为什么在没有营运资金的情况下突击分红?
针对上述问题,每日财经记者发函询问天一医疗,但未得到公司回复。
声明: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家族控股超九成,上市前突击分红,天益医疗科创底色略显不足|IPO":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74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