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让贷款像呼吸一样简单,贷款如水,借款如海绵

让贷款像呼吸一样简单,贷款如水,借款如海绵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消费贷款就像水一样,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然而,当你得到一些东西时,你也在失去一些东西。

消费贷款,无

到处

过去三年(2015-2018年),“新增”贷款人数超过2亿,相当于90后的总人口。

预计到2018年底,在央行征信系统中有信用记录的人数达到5.4亿,较3年前增加1.6亿。再加上没有纳入征信的滋润现金贷和超利贷,至少有2亿人进入了借款人的阵营。

两亿“新”借款人成为消费金融市场的中坚力量,那些追逐市场的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三年间,五家上市的消费贷款互联网金融平台(乐心、趣店、宜人贷、拍拍贷、51信用卡)净利润由亏损13亿变为盈利100亿。

银行也不甘示弱,同期发行了2.5亿张信用卡。例如,信用卡业务的收入增长了近一倍。

为什么一个一向崇尚节俭的民族突然爱上了借钱?消费金融的出路从哪里来?

我觉得可以从供给侧、需求侧、技术侧三个层面来解读:

01

供给侧:金融机构愿意放贷。

银行的贷款投资围绕着经济结构

2010年以来,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降低了34个百分点,消费成为稳增长的功臣(贡献率提高了31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经济层面是消费对投资的替代,而银行贷款的投资是零售贷款对企业贷款的替代。

银行业的零售转型已经开始。无论大小,大家都在赌消费者的贷款需求。

/图像-2002年1月

需求方:谁在借钱?

截至2018年底,借款人共承担了48万亿银行债务,每笔约3.4万元,其中近一半是在过去三年中节省下来的。

到底是谁在借钱?

借钱消费,对某些人来说,是对金融机构资金的自由占用。有钱人借钱也不是白借——比如信用卡、蚂蚁花呗、苏宁的自愿支付等产品,有20-50天的免息期,白用。为什么不呢?

其中,部分借款需求总体稳定理性——如果有钱人借钱,对免息期感兴趣,可以说是刚需;缺钱的人借钱应急,一刻也不能耽误;借钱买房是基于婚姻的压力——线性增长,不会激起波澜,掀起行业风暴。

有些贷款需求是被欲望主导的——比如大学生借钱买苹果,潮人借钱买名牌包包,高价化妆品——然后就嗜食如命,会激起非理性的泡沫,短期内迅速膨胀,成为风口的助力。

这种贷款需求,这种借款人,就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03

技术方:让贷款像水一样。

技术是中性的,但中性的技术是催化剂——扩大了出借人的边界,放大了借款人的物质欲望。

大数据技术带来了纯线上实时审批,缓解了欺诈问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风险成本,让千元小额贷款盈利。

借着科技的翅膀,贷款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迅速扩大,有大额、小额、长期、短期、等额本息、利息优先等。

对于借款人来说,以前吃个馒头就够了,现在被科技引入信贷产品的自助蛋糕店,琳琅满目,没尝多少,肚子都快撑破了。

消费金融怎么可能不繁荣?

借贷就像一块海绵。

据联讯证券统计,2017年,还本付息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9.6%(根据城乡调查,预计2018年会更高)。也就是说,从100元的可支配收入中,必须扣除10元来还债,剩下的钱可以用来支付各种生活账单——交房租、交水电费、吃饭、穿衣、养孩子、支付培训班费用等等。

只有十分之一用来还债,压力不算大,但这是14亿人的平均值。平均来说,干坤一直是深藏不露的。

比如招商银行2018年末零售客户财富结构:

共1.2亿人,总资产6.8万亿资产,人均5.67万元;

拆分来看,81%的资产掌握在1.88%的人手中,人均收入233万元;

剩下98%的人人均资产1万元。

三个数字(5.67万,233万,1万)天壤之别。

同样,以14亿为基数,还债只占可支配收入的十分之一;在买房的白领方面,还债支出可能占到40%到50% (RealData发布《2018年全国购房者调查报告》,显示90后平均月收入比例为43.5%,80后为40.8%,80前人群为32%);如果你是刚步入社会的月光族,还债支出可能占到70%到80%,超过100%的比比皆是。

融360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者是借钱还债。对于这些人来说,还债支出早已超过可支配收入,需要拆东墙补西墙。

对于企业来说,债司空习惯于买更多的机器,建更多的工厂,生产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多的收入。还本付息后,大部分转为净利润。

所谓白手起家,就是善用债务的一个例子——我没有一分钱,靠借钱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这就是杠杆的魔力。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本是生产要素,是钱生钱的种子。把100块钱埋在土里能长出200块钱,还钱不成问题,借钱自然不成问题。

在生活的消费中,则是另一种逻辑。货币只是一种等价交换——在交换食物、衣服和各种服务时,100元用于消费,不再产生货币。很快,就连这100元也会像冰一样融化。

所以,如果你习惯了借钱消费,还钱最终会成为问题。消费贷危机在银行业历史上一再上演,根源就在这里。

国际清算银行公布了43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杠杆率。截至2018年6月,我国居民杠杆率为50.3%,排名第25位,不高也不低,与发达国家72.4%的总体水平相比为空。

贷款就像水,借款人就像吸水海绵。从中国居民的杠杆率来看,这块海绵还能吸水好几年。对贷款机构是好消息,消费金融还在,可以继续放水。当然,他们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从特定群体的角度来看,海绵里的水太多了,该挤了。

活在别人的硬币里

负债,拉丁语称之为“别人的铜币”。借别人的铜钱,你活在别人的铜钱里,为别人的铜钱而活。

“赚钱需要钱”;

“有压力才有动力”;

“不鞭策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

在那些所谓心灵鸡汤的喂养下,我们活在别人的眼里,活出了一个不真实的自己。

在我看来,很多人对高负债没有心理压力(还本付息还有压力),本质上也是急功近利。

有人说,大学生买个苹果手机和年轻人贷款买房是一回事。两种欲望都跑在收入前面。

买房子负债一百万,可以卖房子还债。买一个苹果,负债五千,把旧苹果卖了,能堵住漏洞吗?就像大学生借钱,国家大力支持助学贷款,却把校园现金贷当成了性质不同的洪水猛兽。

借钱办教育,大家都没问题。借钱取乐,一定要注意尺度。

某智库做过一个用户调查,显示高达92.7%的超利贷用户借钱是因为“逾期记录太多,还款太多,网贷太多”。借的钱太多,最后还是从高利贷平台借的。

为了赚钱,金融机构还在不遗余力地推销贷款——

每看三篇暴力催收、高利贷的新闻稿,就有两篇广告极力鼓吹“贷款生活、消费升级”之美;

每次你接到信用卡中心的电话,十个电话里总有十个接线员建议你分期付款或者买份保险。几乎没人关心你的用卡体验。

你不能指望金融机构主动收手。其实没人在乎你是否负债,除了你自己。但是你在乎吗?能不能摘下面具,走出“别人眼光”的阴影,量入为出,省吃俭用?

恐怕很难。

借债就像一把尖刀,不是每个人都能自如掌握的。负债率是衡量企业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有多少大企业曾经辉煌过,却曾经毁于高负债。

个人也是如此。

—END—

加入金科会

金客汇是中国领先的金融业务社交平台。通过整合银行、保险、券商、共同基金、金科等泛金融领域的人脉和资源,努力打造“开放、平等、共享、共赢”的金融共同体,服务广大金融机构和从业者。

目前,金客汇已经聚集了10万+的金融网络资源、300+的实名制金融社区资源、1000+的金融机构资源。无论你需要什么资源和人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圈子~

资产基金组|房到车到组|投融资组

互金行业集团|消费金融集团|现金贷集团

供应链金融集团|商业票据集团|不良资产集团

金融租赁集团|股票投资集团|资产管理集团

财务招聘组|金科技术组|产品运营组

财经公关组|新媒体运营组|流量事业组

政策资源小组|法律财税小组|金融高管VIP小组

京津冀金融集团|长三角金融集团|珠三角金融集团

银行、保险、经纪、信托和基金的贵宾群体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金融贵宾团体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精英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让贷款像呼吸一样简单,贷款如水,借款如海绵":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056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