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大地财险营业部擅自“搬家”遭罚 转战“非车业务”去年盈利9亿元

大地财险营业部擅自“搬家”遭罚 转战“非车业务”去年盈利9亿元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国家商报。

每经记者涂郝颖,每经编辑廖丹

5月27日,上海银保监局对迪达财险开出两张罚单,原因是迪达财险营业部未经许可变更营业场所,上海银保监局责令改正,罚款10万元。同时给予营业部总经理警告,罚款10万元。迪达财险表示:“此事件系员工疏忽所致,迪达财险将进一步增强合规意识,加强员工合规培训。”

受2018年资本市场低迷影响,整个财险行业盈利压力进一步显现。迪达财产保险公司去年盈利9.08亿元。此外,公司2018年业务及管理费用为104.8亿元,同比增长17.5%。

国商报记者注意到,随着车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少财险公司纷纷发力寻求非车险业务的突破。在迪达财险的“大非车战略”中,保证保险、健康险等品种增长迅速。由于非车险的高风险因素,保费分配和准备金提取的需求也更大。

车险业务由盈利转为亏损

年报显示,2018年,迪达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26.22亿元,同比增长14.37%;净利润9.08亿元。

核保投资双轮驱动是财险公司理想的经营模式。但由于2018年资本市场低迷,行业整体投资收益率下降。承保方面,在目前“车险”一家独大的财险市场,中小财险公司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2018年,迪达财险最大险种车险保费收入272.41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车险承保亏损3.58亿元。2017年,公司车险业务收入2.47亿元。

对于公司车险核保亏损,一位接近迪达财险的人士表示:“2018年车险业务行业整体亏损,除第三家外,迪达的COR(综合成本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综合成本率与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关。中国再保险管理层在2018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随着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保费不断下降,赔付率不断上升。同时,随着新车销量下滑,车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去年市场费用率有上升趋势。”

作为中国再保险集团旗下唯一的财险直保公司,迪达财险严格执行监管机构“报银一体化”要求;二是加强经营风险的甄别能力,精准选择客户,确保公司稳健高效经营。

公司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19年一季度,迪达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21.17亿元,同比增长5.5%;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约6%。

非车业务开始发力。

中国迪达保险总经理陈勇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小财险公司应着力细分客户群体,提升精细化定价能力,培育特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高频迭代的渠道创新和产品创新。”

迪达财险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五大险种重心转移非常明显。在保持车险业务规模的同时,以保证保险为代表的非车业务快速增长。

其中,保证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52.61亿元,同比增长90%。此外,意外伤害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74.77%;短期健康险实现保费收入19.06亿元,同比增长32.27%;责任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6.65亿元,同比增长25.57%。

据了解,2015年,迪达财险成立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事业部,以“迪达时间贷保险+资金渠道贷”的业务模式开展业务。此后,随着迪达财险保证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到2018年,保证保险承保利润2.89亿元,成为取代车险的利润贡献者。

对于高增长保证保险的风险控制,中国再保险管理层在2018年业绩说明会上指出:“迪达财险的保证保险主要是个人贷款保证保险,特点是小额分散,不会造成太多风险。(该业务)在核保和后端催收过程中有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整体业务风险可控。接下来会对全系统的保证保险业务进行管理,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保证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国商报记者从上述接近迪达财险的人士处了解到,近年来公司主推“大非车战略”,除了保障业务,健康险、农险、责任险等业务也开始发力。例如,迪达财险在2019年提出了大健康战略,并在内部设立了单独的健康险部门。据悉,该公司正在开发一些保险公司不承保的慢性病产品,并作为产品销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大地财险营业部擅自“搬家”遭罚 转战“非车业务”去年盈利9亿元":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42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