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汇报材料,甘肃省就业促进中心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汇报材料,甘肃省就业促进中心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服务是巩固民生的重要基础。自2010年开展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推荐认定工作以来,全省各地以充分就业社区创建为重点,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为重点,以“精细化工作、优质化服务”为重点,让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在基层就业创业上真正贴近社区居民,特别是在就业困难人员服务、重点群体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就业等方面,不断提升社区居民。

日前,我省酒泉市肃州区东南街道汉唐街南社区等6个社区被认定为第四批国家充分就业社区。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充分就业社区355个,约占全省基层社区总数的28%,其中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18个,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36个。

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拓宽就业渠道。我省各地充分发挥就业社区的作用,加强与辖区用人单位的联系,主动收集各类就业信息,积极推荐长期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依托社区开发岗位,努力拓宽就业岗位,以社区社会公共管理岗位为重点,安置就业困难群体。

天水秦州区中城街道重街社区把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促进社区居民就业的有效途径,落实省区市各项就业优惠政策,最大限度调动居民创业积极性。继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对创业的支持力度。在稳定贷款范围的基础上,积极为社区内有强烈创业愿望和一定创业能力的居民办理创业担保贷款。针对办理过程中手续繁杂、担保门槛高等制约因素,简化了办理手续,降低了担保门槛,扩大了担保覆盖面,有效解决了部分创业者的经济约束。今年,重街社区为6名创业者办理了6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同时,重街社区积极鼓励和引导失业居民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帮助和支持部分下岗职工开办餐饮、粮油、家电维修等“社区便利店”,并与地税、工商等部门联系,对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职工实行相关费用减免,增强其发展自主创业的积极性。2016年,已有290多名取得《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下岗职工享受了这一优惠政策。2016年,社区新增从业人员53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2人,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98%以上,基本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现象。考虑到“4050”人员就业困难,社区积极协调所辖企事业单位开发保安、保洁、协管等公益性岗位,积极为就业困难群体搭建就业平台,帮助其实现就业。

庆阳市西峰区专属巷社区根据不同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分类指导,有针对性的服务,多措并举促进创业就业。开展大型商业企业吸纳就业工程,依托丽晶百货、百佳超市等大型商业企业吸纳就业1700余人。举办招聘会,促进就业。人社部门每年在砖巷社区丁盛步行街半月形广场举办六场招聘会,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合作桥梁。砖石巷社区依托毗邻庆阳一中、庆阳五中、团结小学的地缘优势,鼓励社会资源兴办小饭桌、英语、舞蹈、音乐、跆拳道、书法等社区实体300余家,百佳超市、好日子超市、餐饮等,吸引群众1800余人。在丁盛步行街的夜市里,有100多个零散的摊位。同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在社区安置了13名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和残疾人。

住户调查和定制服务

为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酒泉市汉唐街南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坚持每月走访居民小区和楼房,了解社区失业人员和大龄失业群体的就业再就业情况,努力做到失业原因清楚、家庭情况清楚、择业意向清楚、就业能力清楚、就业情况清楚、社会保障清楚。根据调查,对各类人员进行了登记,先后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台账、再就业人员台账、零就业家庭台账等12种规范的基础台账。下岗失业人员登记率达到100%,为全面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社区要根据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愿望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量体裁衣,分类施教,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平凉市泾川县东街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失业人员信息,深入居民家中,挨家挨户进行细致调查,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通过家访和电话联系,重点了解社区内“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双失业人员、单亲家庭、残疾人的就业再就业情况,对其失业时间、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建立就业创业证发放台账、再就业援助登记卡、失业人员台账等基础数据,使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对失业原因、生活状况、择业意向、技能技能、就业要求等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摸清社区失业人员“五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开展就业援助。

完善平台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全省各地通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工作,建立健全就业工作制度,制定服务工作指南,在社区发放就业政策宣传册,为居民就业搭建良好的“资源”平台,有效解决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嘉峪关市将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实行“一站式”服务。2012年,嘉峪关市作为国家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对原有的8个街道、69个社区进行了重组,重新组建了30个社区,撤销街道办事处,设立社区服务中心,设立标准化服务大厅,设立就业保障岗,规范并公示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承担便民、扶贫、社保、就业创业等工作。,并实现了辖区服务全覆盖,为辖区居民提供就业和失业登记。

目前嘉峪关市3个镇30个社区共有劳动就业社保员76人。所有乡镇和社区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机构按要求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专网等设备,初步形成了覆盖面大、功能全、资源共享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使城乡居民就近享受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临夏市南街道新华社区从组织、人员、资金、场地、制度、工作等方面做到了“六到位”,建立了基层就业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开通了社区就业信息网站,建立完善了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平台,形成了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体系。记者文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汇报材料,甘肃省就业促进中心":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180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