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他20年耕耘贵州 成10万在贵温商领航人

他20年耕耘贵州 成10万在贵温商领航人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2018-07-24 15:12 |掌上温州客户端

陈绿玉介绍贵州汶上情况。

人物名片

贵州省政协委员、民建企业委员会主任、中黔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省温州总商会会长、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商会会长陈履玉。

采访陈履宇,感觉他不是一个善于表达个人故事的人。所以,互相交谈更接近于阅读书面材料。

但是我们知道,进入贵州的20年,产业从无到有,企业从小到大。陈绿玉绝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或许正是他的低调成就了今天的事业;也许正是这种稳定,才能在广阔的西南腹地,在电气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或许他深谙抱团之道,被任命为贵州省温州总商会会长,潜心带领温州人有所作为。

深耕西南腹地

贵州梦圆山水

1988年,15岁的陈鲁豫南下广州,在父亲经营了10年的阀门厂做管理生。父亲激发了他的商业潜力,但他知道自己未来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

1998年底,陈绿玉受朋友邀请去贵州玩。那时候温州人喜欢跑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温州人似乎还没有“走过”这里。陈履宇敏锐地发现了这里面蕴含的商机——信息闭塞说明市场需求巨大。而且贵州作为“西电东送”的主战场,资源丰富,为输配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1999年春,陈履玉只身闯入贵州。苦于缺资金、缺人脉的尴尬,温州人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商业禀赋,从贸易起家,两年后创办了自己的“中泉电器厂”。短短几年时间,借助温州电气成熟的运营模式,几年时间建成了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安装于一体的电气制造集团。

此时的国企只有长征和振华两家,上档次的民营电气设备制造企业,只有陈履宇的“中全”。贵阳给了中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而依靠民营经济的优势,陈绿玉带领中泉电器从几十人的小厂发展到百余人的企业。2009年,进入贵州10年后,公司落户白云新材料产业园,一年后,升级为贵州中泉电气集团。

2012年6月17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李,时任省长赵克志,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陈敏尔到中泉电气集团考察。他们对陈绿宇企业的评价是“干得好,干得好!”这些鼓励让陈鲁豫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未来,中泉集团将是中国一流的企业,在电子和智能电网方面扩大生产规模,并向R&D中心投入大量资金。”在他看来,贵州是连接多个省份的枢纽,也是资源大省,电力基础设施非常完备。“西电东送”的机遇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该公司创造并致力于建立一个全新的‘一站式电力服务’模式,集R&D、电力设计、电力安装和产品销售于一体。这是企业努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和亮点。”陈绿玉说,目前,该企业与贵州大学合作研发的晶闸管串联调压电容器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最大的特点是晶闸管工作电压低,元件少,单位容量成本低,竞争力强。这项专利也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 white。

目前,“中泉”是一家占地80亩,员工400余人,专业生产高低压成套设备、箱式变电站、节能变压器、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在云南、广西、四川、重庆、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设立了办事处,还与国际知名企业ABB、西门子建立了良好的生产合作关系。2017年,集团创造了2亿元的GDP。

中泉电气先后荣获“贵州名牌产品”、“贵州省著名商标”、“中国高低压成套设备50强企业”。他本人曾获得“第十届全国创业之星”、“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明星企业家”等称号。

“一步一步熬过来了,觉得年轻时的拼搏精神和激情很可贵。”陈鲁豫说:“这辈子不努力,也许有饭吃,你会来的。但付出之后,人生更有意义。”

“付出了,不一定能成功。不付出,肯定不会成功。关键是付出,你的内心会得到一种修行和力量,这是一辈子的资本。”陈履宇说。

拓展商会平台

抱团寻求商机

今天,从无到有,贵州温商超过10万人,温州企业在贵州投资超过1500亿元。会员企业覆盖全省9个市县区,涉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生态种植、金融服务等行业。解决当地就业38万多人,上缴利税100多亿元,成为贵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现在这支十几万人的温商队伍的领头人是陈履玉。

“贵州温商的发展轨迹与境外温商大致相似,但有其地方色彩。”陈鲁豫说,相似之处在于,在贵州发展起来的温商和所有在国外的温州人一样,一开始都是以贸易流通起家,将服装鞋帽、五金、泵阀等“温州品牌”的传统产业输送到西南腹地,并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随后,温商在各地建立商贸城,开疆拓土,如桂阳西南商贸城、遵义商贸城、毕节商贸城、兴义商贸城、黔西县丰丸商贸城等。,这些都是温州人心血的结晶,也书写了温州商人的传奇。

说到地域特色,温商立足贵州矿产资源,从商贸进入矿业领域。高峰时,贵州30%的煤矿企业由温商“掌舵”。

跟随经济风向标,贵州省提出“大数据、大扶贫、大健康”三大战略后,温商迅速介入。比如在大健康产业上,建立了阳明旅游文化产业园、六盘水高山滑雪场游憩项目、贵州璞悦郑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健康旅游。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贵州率先踏上贵州温商“一带一路”,充分发挥面向三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肩负“两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区位优势,大有作为:贵州温商信息公司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实现业务;贵州郑达基因生物技术高科技公司业务进入以色列;贵州亚泰陶瓷有限公司先后在伊朗、尼日利亚、沙特、加纳开设分公司,产品主要销往伊朗、尼日利亚、沙特、加纳等国家。

作为省商会会长,陈履玉一方面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完善省商会的组织建设,指导各市州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温州商会。目前,贵阳、遵义、黔东南州的商会已经成立。新成立贵州省新生代温州总商会温商联合会,提交贵州省温州总商会党总支成立报告...

在主持商会大局的同时,陈履玉还主动为会员服务,成立了调研组,在会员之间搭建了QQ群、微信群、贵州温州日报、贵州温商网站等多个沟通桥梁,收集会员的声音。及时解决会员反映的问题,尽力帮助。近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一些成员企业资金困难。贵州省温州总商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奔走。去年,贵州省温州总商会与温州鹿城农村商业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会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时,温州鹿城农村商业银行及其在贵州发起设立的富民村镇银行,承诺未来三年给予贵州省温州总商会会员一定额度的意向授信。几年来,总商会还与贵州黔中小额贷款公司协商,以商会领导的信誉和资产作担保,为会员企业提供融资贷款2000多万元,帮助其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与此同时,陈鲁豫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走出去”和“请进来”上。他组织并邀请了北京、四川等十几家异地温州商会和知名企业来贵州考察,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温商等地强强联合。邀请贵州省委、唐山市委、东营市委、家乡市委市政府领导来商会考察调研,传达经济文化建设信息。并带领商会团队到六盘水、遵义、铜仁玉屏侗族苗族自治县等地,为会员企业寻找拓展市场的商机。

建造一座立交桥

真诚回馈社会

在贵州省温州总商会的办公室里,一条写有受助者衷心感谢的横幅引人注目。

除了是企业家,陈履玉还是贵州省政协委员,省监察厅特邀监察员。

作为CPPCC省委委员,陈履玉不忙于经商,而是积极参政议政,回馈社会。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是2018年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点。新年伊始,陈鲁豫提交了一份主题为“调整结构改革壮大实体经济”的提案,提出“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

贵州大数据产业起步于2013年。截至2017年底,贵州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5.9%,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36.2%,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增速均居全国第一。作为传统行业的领军人物,眼尖的陈鲁豫看出了背后的东西。“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在我省处于领先水平,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相对薄弱。我省大数据与企业融合水平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目前,我省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初级整合阶段。应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由初级到次级,坚定不移抓数据促融合。”他在提案中这样写道。他更希望的是,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温州企业能搭上现代化的快车,全面提升传统产业。

虽然离开多年,但陈履玉对温州的感情从未改变。他说,近年来,温州变化很快,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随着瓯海大道、瓯越大桥的开通,温州机场2号航站楼的投入使用,以及市域铁路S1线的即将建成,温州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这几年,他一直在积极规划如何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一旦时机成熟,他会回来投资。2017年9月,他带领贵州省温州总商会企业家代表团一行17人回到温州进行投资考察,了解“回归”政策。去年以来,贵州省温州总商会邀请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一行来贵州宣讲温州相关政策措施;“特邀”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招商局局长、温州商会执行会长郑邦良带队向贵州省温州商会传递温州的招商引资政策。“请来”温州市鹿城区副区长沈树军一行到贵州省温州总商会调研座谈...

陈绿玉把贵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直言,每年除了春节回温州过年,其余时间基本都在贵州。基于对“饮水思源”的简单理解,中泉电器一直致力于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多年来,他多次向学校、灾区和慈善机构捐赠爱心物资和款项,总金额达600多万元。陈履玉还积极参与贵阳见义勇为基金会,关注社会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就业问题。

为响应贵州省委、省政府帮扶千村的号召,陈履玉组织成员积极参加贵州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等部门组织的各项帮扶活动。目前,商会会员企业都建立了当地扶贫联系点。商会和省工商联设立的“帮扶基金”正式启动。会员企业不仅积极捐资助学,还降低用工标准,优先考虑贫困户,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一人就业,一家脱贫”的目标。

在贵州的20年,陈绿宇一直怀揣梦想,不断进取,努力在每一个领域做最好的自己,从而踏上了精彩的人生旅程!

(原题为《文鲁豫耕耘贵州20年成就不一样的自己》,原作者为、沙默、林、。编辑邵晨婵)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他20年耕耘贵州 成10万在贵温商领航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045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